全球船舶運營成本已經連續6年下降并且還在繼續,這是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船舶運營商們也別開心的太早,因為航運業將面臨限硫令的到來和地緣政治的風險,未來的道路還有許多顛簸。
據國際會計和航運顧問馬施云(Moore Stephens)稱,2017年,航運業全年的總體運營成本下降了1.3%。該網站的船舶運營支出基準工具OpCost 2018披露,油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行業的運營成本在2017年全部出現下降,成為船舶整體運營成本連續下降的第6年。
Moore Stephens合伙人Richard Greiner指出,相對于2016年,2017年所有的船舶運營成本類別都出現了下降。其中,散貨船指數下降了3個百分點為1.9%,集裝箱船指數下降了2個百分點為1.3%,油船指數下降了3個百分點為1.7%。
從類別來看,最大的成本下降來自保險,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保險支出同比下降達4.1%,OpCost工具內所有噸位和尺寸船舶的平均保險支出都出現了下降。其中,散貨船保險支出整體下降了6%,油船下降了3.4%,集裝箱船下降了5.8%。而6000-10000TEU的集裝箱船和好望角型散貨船的保險支出下降最大,同比下降了6.5%。保險支出下降的原因,可部分歸因于過去幾年大型災難性事故的降低。
同樣與2016年相比,2017年船舶運營成本下降的第二大類別是包括潤滑油在內的物料供應。2017年,船舶物料整體支出同比2016年下降了3.5%,所有船舶的物料支出都出現了下降。其中,7萬-8.5萬立方米的超大型氣體運輸船降幅最大,下降達到了8.4%。油船的物料成本平均下降了4.5%,散貨船物料支出下降了3.6%,集裝箱船下降了3.4%。但Greiner稱,這種下降是不可持續的。“如果航運市場繼續出現復蘇跡象,即使不出現十年前令人興奮的市場,至少也會出現更加盈利的水平。世界石油價格的上漲也將對潤滑油成本產生連鎖反應。”
船舶運營成本下降的第三大類別是船舶的維修和維護。同樣,這種狀況遲早也將發生變化。航運業是個高度競爭的行業,日益嚴格的法規和監管,都意味著維護欠佳的船舶將難以獲得機會。與2016年相比,船舶整體維修和維護成本下降了1.7%。其中,下降最大的是4萬-5萬載重噸的化學品油船,下降幅度達4.9%。油船和散貨船維修維護成本支出分別下降了3.4%和1.5%。
2017年,船舶運營成本下降最小的類別是船員支出。與2016年相比,2017年船員平均支出下降了0.1%。其中,油船船員的平均支出下降了0.5%,散貨船船員的平均支出下降了0.6%。Greiner先生指出,船員成本的有限下降,是因為船員支出經歷了多年的增長。“在一些行業,2017年更疲軟的貿易環境可能是原因之一。因此,也有可能出現一個新時代。據報道,有船員從發展中國家的新培訓機構進入市場,一個更緊迫的問題可能就是船東和船舶運營商在為專業船只尋找有經驗的船員時,會遇到困難,這顯然是要付出代價的。”
展望今后,Greiner先生稱航運信心在2017年保持良好,并在2018繼續。“人們仍然渴望投資和求助于必要的資金。油價在上漲,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雖然有些波動,但正逐漸把真正糟糕的日子拋在腦后。考慮到地緣政治風向標,這將導致活動增加,很有可能提高運營成本。”
至于船東和船舶運營商如何才能能滿足國際海事組織關于船舶燃料油硫含量0.5%的全球限制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Greiner先生指出,轉向使用低硫燃料是昂貴的,安裝類似洗滌器的設備既昂貴又會打斷運營,這也將導致船舶運營成本的上升。同時,航運業的運營成本總是圍繞行業發展機遇而波動,當市場明顯改善時,運營成本可能會上升。這種上升必然會與技術進步相平衡,技術進步已經開始使航運業明顯更有效率和更具成本效益。“今后將有更大的運營效率和更多的整體運營成本波動,這也是航運業面臨挑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