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時,隨著火車汽笛長鳴,滿載各類進口物資的集裝箱班列從天津港物捷三堆場駛出奔赴腹地,標志著天津港2021年海鐵聯運量突破100萬標準箱,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從50萬到80萬再到100萬標準箱,三年來,天津港海鐵聯運量連續邁上三個臺階,增長近一倍,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助推“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了力量。
“推動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是天津港集團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重要舉措,是建設交通強國試點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津港集團物流經營中心主任劉鵬說,目前,他們實現了對內陸主要腹地的全覆蓋,海鐵聯運通道達42條,這其中包括二連浩特、阿拉山口和滿洲里三條傳統陸橋通道以及陸續打通至俄羅斯莫斯科和白俄羅斯明斯克的“中蒙俄”通道。2021年天津港陸橋國際班列運量達5.8萬標準箱,穩居沿海主要港口首位。不僅如此,天津港在沿海港口率先推廣國際海鐵聯運“一單制”全程物流服務新模式,實現了“一張提單、一條專列,一次性貫通海鐵運輸全環節”,并實現了集裝箱裝卸船與鐵路場站間銜接“零”延時,大幅節省了運輸時間和資金成本。
對于天津港“一單制”等便利化服務,深圳市中海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區負責人萬慧體會頗深:“推行‘一單制’后,不需要再換裝,貨物破損損耗基本降為零,僅一條海鐵聯運班列一年的破損損耗就減少200萬元左右。我們公司以天津港為節點,組織經營到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的海鐵聯運班列已近10年,無論是物流的綠色通道,還是便利化服務、時效性保障上,天津港都展現出對內陸強大的輻射作用。”
港口是天津的核心戰略資源,對于港口今后的發展,天津各部門全力支持。“我們將從交通框架體系建設上對天津港形成全方位的有效支撐。”市交通運輸委副主任劉道剛表示,“明年天津港集疏運專用貨運通道計劃開工建設,我們將進一步設計、打通天津港向西向北的貨運鐵路大通道,讓集疏港公路鐵路體系更加完善。此外,也將積極研究推動海空兩港的有效聯動,形成兩大樞紐的有機互動,全力助推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港口。”(記者 萬紅 攝影 王濤)
圖/文來源金臺資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