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時間的試運行,12月29日,“天津港—平谷”的海鐵聯運班列正式升級為常態化班列。記者 甘南攝
29日上午8時,“天津港—平谷”海鐵聯運首班常態化班列抵達平谷馬坊,這意味著“天津港—平谷”的海鐵聯運班列升級至“隔天班”常態化運行。2023年,平谷還將開通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
上午8時,搭載30車50個標準箱的班列抵達平谷馬坊,有調味品、家具、汽車配件、礦泉水和瓷磚等貨物。抵達場站后,班列直接在平谷鐵路場站裝車,采取公路配送方式將貨物運送至周邊地區,實現了海運、鐵路與公路的無縫銜接。
平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天津港—平谷”的海鐵聯運班列升級至“隔天班”常態化運行,打通了服務首都、輻射京津冀的海鐵聯運、公鐵聯運、鐵鐵聯運為一體的智慧綠色物流樞紐新通道。這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首都“五子”聯動、助力“兩區”建設等的生動實踐,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積極探索。
2020年12月28日,綠色物流“雙中心”落地平谷,“天津港—平谷”海鐵聯運試運行班列成功開通。一年來,天津港集團、平谷區政府、中國鐵路北京局等部門多次研究班列徑路調整、貨源組織、運輸政策等,經過深度磨合,中國鐵路北京局在班列的運輸費和裝卸費方面給予“雙下調”政策支持,三方共同確定了常態化班列的基礎貨源并順利首發。
據了解,在貨源穩定的前提下,班列還將由每周開行3班增至每周開行5班(周一至周五開行),均按照定時、定點、定線、定價、定車次“五定”的模式開行。
常態化班列開通后,每年可減少1.56萬輛次集裝箱貨車上路,每年可實現碳減排0.24萬噸,將在全市運輸結構調整中發揮積極作用,助力緩解北京東部交通擁堵和首都大氣污染治理。到2023年,北京平谷還將開通中歐班列和中亞班列。(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韓修月)
圖/文來源北京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