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海關總署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4.6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其中,出口7.95萬億元,增長6.1%;進口6.72萬億元,增長1.4%;貿易順差1.23萬億元,擴大41.6%。
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56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5月份上浮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6.1%;進口下降0.4%。
海關總署統計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上半年我國外貿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具體有以下七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且比重上升;二是對歐盟、東盟和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三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進出口整體增速;四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五是中西部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進出口整體增速,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六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步增長;七是原油和煤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鐵礦砂、大豆進口量有所減少。
在出口方面,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匯率和海外需求對出口略有支撐。6月份,人民幣匯率從6.9020貶值至6.8683,貶值幅度總體溫和,對出口有一定提振作用。從國別來看,“一帶一路”對出口起到支撐作用,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24萬億元,增長9.7%,高出全國進出口整體增速5.8個百分點,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8.9%。不過,受貿易摩擦影響,中美貿易總值下降9%,對美出口同比下降2.6%;自美進口同比下降25.7%;貿易順差擴大12%。
進口方面,明明表示,6月份進口數據弱于預期,主要是受國內需求影響,這也與PMI新訂單在6月份錄得49.6的低值呼應。在進口規模較大的商品中,銅、汽車和大豆進口增速下降較快。2019年上半年,進口鐵礦砂4.99億噸,減少5.9%;大豆3827萬噸,減少14.7%,前者也反映出國內的需求不足對生產有一定影響。
關于下半年的外貿走勢,李魁文表示,盡管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我國外貿平穩增長面臨一系列挑戰,但我國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外貿企業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對外貿易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海關將貫徹落實穩外貿、穩外資等“六穩”要求,攻堅克難,扎實工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貿易便利化水平再提升,為推動外貿平穩增長、穩中提質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