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萬噸級集裝箱巨輪“中海北冰洋”輪(CSCL ARCTIC OCEAN)靜靜停靠在遠海自動化泊位前沿,一臺5G+北斗+無人集卡將標志著“2021年第260萬標箱”集裝箱運載至橋吊下,起吊、平移、裝船動作在智能控制下一氣呵成。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北冰洋”輪是“海洋聯盟”在遠海碼頭開辟的首條遠洋航線歐洲快航(NEUR1)中掛靠的首艘20萬噸級船舶,刷新了當時遠海碼頭靠泊最大集裝箱船的紀錄,此次更是見證了遠海碼頭迎來設計產能達產的歷史時刻。
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于2016年3月正式投產,是中國第一個全智能、零排放、安全、環保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020年率先發布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2020年12月25日,遠海碼頭完成首臺“5G無人集卡”實船作業測試,2021年又有5臺“5G無人集卡”通過測試,至2021年12月,上述6臺“5G無人集卡”累計運行6756小時、2593公里,完成實船作業40艘次。
充分發揮自動化優勢,遠海碼頭集裝箱吞吐量節節攀升:2017年突破150萬標箱,2018年突破200萬標箱,2021年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密集緊張的船期雙重壓力下,達到260萬標箱的設計產能。
如今,遠海碼頭已成為廈門港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17條航線密織起輻射五洲四海的航線網絡,內外貿集裝箱、散雜貨三位一體搭建起助力“雙循環”的綜合物流平臺,公鐵水立體化綜合服務體系勾連“內陸-沿海雙向通道”,“江海互濟”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已然落地。(全媒記者 王有哲 通訊員 郭旻 陳娜妍)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