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全方位、多角度實時顯示堆場作業情況,操作員只需在室內工作臺前進行監控,碼頭前方堆場即已實現集裝箱全自動作業。這是1月6日,山東港口威海港青威集裝箱碼頭全自動堆場正式上線運行的場景。
青威全自動集裝箱堆場位于威海港17#泊位后方,總占地面積4.8萬㎡,可容納33600個集裝箱,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一期堆場面積約1萬㎡。這是山東港口第一個由傳統集裝箱堆場改造升級而成的全自動化堆場,也是威海市域港口首個實現全自動化作業的集裝箱堆場,標志著山東港口威海港智慧碼頭建設向前邁進了歷史性的一大步。
青威自動化堆場以山東港口智慧港口頂層設計為指導,結合威海港集裝箱碼頭的堆場布局、工藝流程、業務生態等實際情況,進行了創新性的設計、研發,創造了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堆場威海港解決方案。
“本次投入使用的全自動堆場,實現了系統自動化、流程自動化、作業標準化,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設備自動化。”青威公司總經理薛強說。自動化堆場的指揮、操控全部由電腦程序替代人工操作,不僅實現了更高的安全性,集裝箱作業效率也得到顯著提升。全自動堆場上線運行后,集裝箱裝卸速度將由每小時23TEU,提升至32TEU,作業效率提升39%。堆場啟用了OCR識別和激光掃描定位功能,能夠有效避免人工操作時箱碰箱、箱砸車和箱帶車吊起等危險隱患,安全保障系數大為提升。
全新的自動化堆場還進一步優化了威海港集裝箱裝卸作業流程,其中門禁系統、拖車導向系統、定位桿等多項技術,均由威海港自主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這些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場內拖車“前置式定位”,拖車行進動線更加流暢,堆場作業智能化調度更為精準。
“我們自主編程的TOS系統,能夠自主派發指令,自動生成作業訂單,自動選擇流程,無需人工干預。全自動堆場上線后,改變了傳統‘1對1’的軌道吊作業模式,后期可以實現設備操作1對10、1對N臺軌道吊。”青威公司IT主管于洋說。
威海港青威自動化堆場的上線運行,是山東港口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依托一體化發展平臺優勢,威海港青威公司聯合山東港口科技集團、山東港口裝備集團及威海港港通公司組成項目攻堅團隊,綜合應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二維碼、自動調度等先進技術,在短短不到1年時間里,進行了上百次流程優化,800余次現場調試,攻克門式作業機械等10余項難題,最終建成這座全自動堆場,實現業務、技術和裝備的深度融合。
依托青威自動化堆場項目的成功運行,威海港后續將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智慧港口建設水平。
圖/文來源山東港口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