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通訊員 梁錦添)記者日前獲悉,5G機器人首次在江陰港危貨集裝箱堆場投入巡檢,標志著福州港智慧港口建設邁出新步伐。同時,位于江陰港區的20萬噸級碼頭已基本完成水工主體結構建設,轉入水上施工。
近日,在江陰港區危貨集裝箱堆場,一輛豎著兩根“雷達”的“小黃車”繞著場地不停巡檢,這是福州港務集團新上線的5G智能巡檢機器人,萌系的外表內搭建著一顆智慧“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小黃車”可在指定區域按固定路線、固定時間自動巡檢,機器人“觀察”到的畫面,會實時出現在遠程集控中心屏幕上,監測畫面更清晰,數據也一目了然。“這些機器人巡視頻次更高,還可以做到24小時無休。”福州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港區危險品區域管理方面,機器人可提供自動巡防、危險源監測和危險預警等多種服務,進一步提高巡檢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智變”引領智慧港口質變。
據了解,江陰港區6#、7#泊位工程原批復建設兩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20萬噸級集裝箱設計),泊位長度648米。為了適應到港船舶大型化的趨勢,6#、7#泊位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擴能到20萬噸級,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港口作業效率和競爭力。
圖/文來源福州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