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無錫江陰利港鎮黃丹村的長江岸邊,一座紅白相間的巨大鐵塔,高聳入云。
塔身380多米高空作業現場,登高人員拴著安全帶,凌空站在直徑0.42米的塔桿上進行最后的塔材螺栓緊固作業,他們配合默契,一起固定位置,對準螺栓孔,遞送螺栓,插入孔洞,擰緊螺栓,這些動作和諧流暢,一氣呵成。
1月12日,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泰州市長江南北岸的鳳城—梅里500千伏長江大跨越輸電工程輸電鋼管塔,經過建設者6個多月的奮戰成功封頂。
▲ 500千伏長江大跨越輸電工程輸電鋼管塔
封頂的鐵塔是《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泰州鳳城至無錫梅里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該輸電線路工程,是中國電力建設史上技術難度較大的500千伏跨江聯網輸電工程,分別坐落在長江兩岸的無錫江陰利港和泰州靖江新橋,是江蘇境內第六條穿越長江的高等級電力通道。
“工程要跨越長江,為了不影響航運,我們一開始計劃建設400米高塔,最后經過數十次優化設計完善,最終將高度確定在385米,這樣就可以讓江面上所有類型的船安全平穩通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部陳松濤介紹,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創造了系列世界紀錄,為世界相關領域在輸電特高塔組立、遠距離跨越鐵塔建設等方面積累了中國經驗。
一直以來,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特點明顯。2021年,蘇南地區全年用電量4090.92億千瓦時,占全省57.61%;蘇北地區全年用電量1508.76億千瓦時,占全省21.25%。蘇南是整個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的負荷中心,而蘇北地區用能需求較低,但新能源發展較快。
▲ 封頂安裝過程
2021年,僅鹽城、南通兩地的海上風電就突破了千萬千瓦的裝機規模。山西等能源基地通過特高壓輸送到江蘇的電能,大部分也落地在蘇北。因此,“北電南送”顯得更為迫切。
由于過江輸電能力有限,江蘇“蘇北窩電、蘇南缺電”的現象仍然存在。為緩解電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已構建“六縱六橫”500千伏網架結構,建成“北電南送”高等級過江通道5條,其中4條都是跨江而過的500千伏輸電線路,總體輸電能力近1300萬千瓦。
此外,安徽煤電基地的電能也經由蘇通GIL綜合管廊工程,在蘇州地區穿越長江,輸送至蘇南及上海,輸送能力為980萬千瓦。
▲ 吊裝中的輸電塔
泰州鳳城至無錫梅里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建成后,最大輸送容量達660萬千瓦,每年可將約289億度的清潔電能從長江北岸送往長江南岸,滿足約800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工程整體投運后,可以將長江北岸的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送往江南,并與已建成覆蓋皖、蘇、浙、滬地區的特高壓環網工程形成聚合效應,全面提升新能源輸送和消納能力。據介紹,此次鐵塔封頂后,工程將進入跨江放線施工階段,預計今年6月整體投運。
圖文來源:中新網、今日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