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陳爾維
2021年12月23日,2021年可持續發展港口十強誕生。經過激烈角逐,脫穎而出的港口分別是:山東港口青島港、天津港、山東港口日照港、山東港口煙臺港、湛江港、廈門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唐山港。
自2021年11月19日“可持續發展港口哪家強?”宣傳推選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為了充分展現“2021年可持續發展港口十強”港口在可持續發展之路上的魅力和底蘊,本報特將入選港口的先進經驗集中展示,以饗讀者。
1、山東港口青島港
山東港口青島港擁有亞洲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2021年8月24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在“地中海馬汀娜”輪作業中,橋吊單機作業效率達52.1自然箱/小時,第7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世界紀錄,與國外同類自動化碼頭相比,效率高50%以上,開創了港口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2021年9月19日,全球首創自動化橋吊“一對多”監控系統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完成上線測試,遠程監控員人力配置節省70%以上,自此,山東港口青島港向全智能碼頭邁進。
2、天津港
天津港集團以智慧賦能,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臺,推動集裝箱單證電子化、無水港集港直通比例達100%;搭建關港集疏智慧平臺,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作業,打造全國領先的關港業務協同新模式;推行“三零”服務、“五保五即”等舉措,天津港口岸營商環境顯著優化提升,船舶準班率名列全球前茅。
2021年12月15日,全球首個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系統于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并網發電。
3、山東港口日照港
山東港口日照港聚焦綠色低碳,對船舶岸電建設使用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安排,切實推動岸電常態化使用,減少港口污染排放,提升港口綠色發展水平。
2021年,山東港口日照港建成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并啟用電動集卡智能充換電站,整個電池更換流程僅需5分鐘,較充電模式節約1小時,結合智能換電調度系統,服務能力達200余次/天,可充分保證港口短倒車輛全天高效運營。
4、山東港口煙臺港
山東煙臺港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依托中非鋁礬土全程物流鏈“重來重回”,打造全國最大的鋁土礦供應鏈,持續穩固世界鋁土礦進口第一港和中國對非貿易第一口岸地位。
此外,山東煙臺港利用保稅優惠、多式聯運等服務措施,持續完善鐵礦石、原油等業務板塊的供應鏈體系搭建,陸續開辟了淄博、棗莊、濱州和河南安陽萬莊等內陸港,港口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進一步提檔升級。
5、湛江港
湛江港是我國大陸距離國際主航線以及通往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同樣也是華南沿海港口唯一可靠泊40萬噸船舶作業的港口。湛江港充分發揮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的優勢,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成功構建了華南鐵礦石生態圈。雙線準班輪平臺、混礦、篩礦、貿易、分銷、全程供應鏈等服務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成為世界各大礦山重要的混礦基地之一,鐵礦等大宗戰略散貨儲備分撥中心影響力不斷擴大。
6、廈門港
廈門港創新推出出口集裝箱“抵港直裝”、進口集裝箱“卸船直提”服務模式試點,加快貨物流轉速度,有效降低企業的經濟與時間成本;同時,打造廈門港引航船舶信息可視化平臺,打通信息交互壁壘,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省因船期損失、碼頭占用、二次拖輪費等原因造成的運營成本約1億元。
此外,廈門港在全國首創港口收費無紙化結算平臺,大幅簡化航商、碼頭、拖輪、理貨及船代等多主體財務結算操作流程,實現票據電子化轉換升級、船舶協作與船代企業系統無縫對接。
7、上海港
2021年6月25日,上港集團超遠程智慧指揮控制中心項目落地上海臨港新片區同盛物流園區,這是上港集團聯合華為在全球港口首次將F5G技術應用于港口超遠程控制作業場景,是新一代智慧港口運營模式的重大突破。
此外,上港集團還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套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操作系統“ITOS”,為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裝上了“中國芯”。
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700萬TEU,連續第12年位居全球第一。
8、寧波舟山港
寧波舟山港是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0億噸的大港。
據悉,岸電系統是寧波舟山港推進綠色港口建設的一大特色。目前,寧波舟山港已建成高壓岸電15套、低壓岸電180余套,其中集裝箱和專業干散貨泊位岸電覆蓋率達75%,將停用船舶的自身燃油發電系統改用陸地電源為船舶提供生產、生活用電,使船舶在港期間的污染排放接近為零。
2021年12月1日,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首單區塊鏈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在臺州港頭門港區成功落地。
9、廣州港
廣州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港口集團凈增外貿班輪航線20條,東南亞、非洲航線競爭力持續提升,歐美遠洋航線密度有效改善。
此外,該集團開通駁船支線100多條,其中廣州港“穿梭巴士”70多條,覆蓋珠江、西江、北江水網。南沙港鐵路建成后,港區鐵路直通連接30多個無水港,形成以廣州港為樞紐,輻射華南、西南廣大區域,以及中歐、中亞的集裝箱海鐵聯運網絡。
10、唐山港
面向陸域,唐山港主導的“東部沿?!┙蚣健鞅薄奔b箱海鐵公多式聯運項目,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在新疆、內蒙古、山西、陜西、北京等地建成16座內陸港,運營18條海鐵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日韓中蒙”過境班列,成功開行“唐山港至比利時安特衛普”中歐班列,將京唐港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成功拓展至中亞、西亞、歐洲;面向海洋,唐山港開通了內外貿航線40條,實現了對國內沿海主要港口及日韓9個基本港的高密度全覆蓋。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