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賽道,馳騁新征程。今年以來,遼港集團克服嚴峻貿易局勢、惡劣氣象條件、新冠肺炎疫情等疊加因素影響,在招商局集團的戰略指引下,聚焦點、攻熱點、克難點、治痛點,全力爭攬新貨源、拓展新業務、開辟新線路,贏得新年生產“好彩頭”。1月份,遼港集團作業船舶超2240艘次,同比增長27.4%,其中大型船舶70余艘次,同比增加16.1%。首月主營貨種“多點開花”,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超4500萬噸,同比增長近兩成。其中,集裝箱量完成超77萬TEU,同比增長3.7%;商品車和滾裝車完成超15萬輛,同比增長6.6%;散雜貨完成超2600萬噸,同比增長41.7%,刷新歷史同期吞吐量紀錄。
大連港
聚焦“三樞紐、四中心、一通道”建設,大連港在生產經營中積極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實現首月貨物吞吐量穩中有進,較去年同期增長超一成。大連港積極構建商品車“兩線一通道”外貿服務網絡,實現商品車首月吞吐量較去年同期穩定增長,并在首月成功啟動沃爾沃“大連—廣州”滾裝水運新項目,為新年增添首個商品車內貿新貨源。此外,集團首列歐洲腹地回程中歐班列在1月23日正式開通,在有力助推東北海陸新通道建設的同時,為大連港中歐班列帶來了新的增長點。1月份,大連港直發中歐班列8列,完成箱量超過800TEU,同比增長超五成。
營口港
為確保碼頭裝卸效率和作業安全,營口港科學統籌人力、機械等生產要素,確保各生產環節緊密銜接,裝卸作業安全順暢。針對年初以來鋼材、玉米、非礦、煤炭等貨種集中到港情況,營口港加大生產組織和監管力度,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全力壓縮船舶非生產在港停時,提高整體船舶作業效率。為嚴格落實國家保供要求,營口港全力保障保供煤炭船舶到港接卸和出庫效率,首月累計接卸3艘次保暖保供煤炭船舶,為民生“保駕護航”。1月份,營口港完成貨物吞吐量超204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幅16.84%,煤炭及制品、金屬礦石、礦建材料、糧食等貨種吞吐量實現同期穩定增長,首月生產亮點頻現。
丹東港
新年新氣象,丹東港多措并舉克服惡劣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首月生產穩中有進,完成散雜貨吞吐量超320萬噸,其中完成水渣吞吐量近74萬噸,同比增長431.7%,實現全年生產良好開局。為改善生產作業條件,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丹東港著力加快碼頭、堆場等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相關單位完成對大東港區航道冬季助航標志重新配布和對20萬噸碼頭1號堆場改造等有效舉措,有效提升港口綜合能力。1月22日,丹東港高效完成水稻船“益嘉88”輪和外貿大豆船“亞圣”輪裝卸任務,累計接卸汽運玉米328車,刷新單日作業紀錄,并實現首月糧食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盤錦港
為全力保障新年生產任務,盤錦港密切關注船舶動態,提前安排船舶靠離及裝卸作業計劃,合理調配拖輪、引水等公共資源,配備充足的機械、倒運車輛、人員等生產資源,科學組織生產作業。同時,盤錦港創新作業方式,最大程度縮減船舶在港停時,安全高效完成“遵義潭”輪等大型船舶作業任務,并結合生產實際優化火車作業流程,降低作業成本,為全年生產工作起好步、開好局。盤錦港首月作業到港船舶超260艘次,同比增幅23.1%;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超308萬噸,同比增幅近三成,實現新年生產紅火開局。
綏中港
今年以來,為有效應對砂石貨種船舶集中到港的生產高峰,綏中港及時掌握船舶動態,提前同船舶、海事部門、船代等相關方溝通協調,科學制定作業計劃,保障船舶及時靠離。同時,利用腹地貨源離港近的優勢,合理安排車船直取,優化人力、機械等生產資源配置,保證作業連續性,確保船舶按計劃完工。1月份,綏中港完工船舶61艘次,完成貨物吞吐量近150萬噸,同比增長472.1%,實現新年生產“開門紅”。
文字 | 耿唯佳
圖片 | 王霏 丁建生 王廣明 盧波 麻先杰
編輯 | 耿唯佳
圖文來源遼寧港口集團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