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迎來春節后返崗返工高峰期。在順德,一眾制造業工廠“虎力全開”,搶抓外貿訂單拉動一季度業績;在港口,貨船、貨車忙碌進出,“順德制造”正為賣遍全球蓄足馬力。
作為廣東的外貿大區,過去一年,順德外貿進出口受到多重挑戰,盡管如此,該區仍交出了一份難能可貴的“成績單”。數據顯示,至去年12月,該區外貿連續17個月實現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快速增長也帶動港口“擴容”。據悉,作為廣東產業大港,順德新港二期擬年內動工,依托“組合港”、“外貿直航”等模式,探索物流一體化改革,進一步高效服務外貿進出口企業。
順德新港
火熱:順企開年搶抓外貿訂單
進入今年一季度,順德一眾制造業企業開工就是沖刺,搶抓國內外生產訂單,力爭拉動公司一季度業績。
作為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研發制造商,格蘭仕開年之后就進入了火熱生產的態勢中。數據顯示,在外貿方面,格蘭仕今年一季度的訂單增長在30%以上,其中微波爐、烤箱、冰箱、洗碗機等產品增長較快。“深耕多年的自主品牌出貨量持續上升,成為拉動業務增長的主力。”公司負責人介紹。
據悉,在內銷外貿業務的拉動下,目前企業的訂單充足,去年四季度收到的訂單仍需進一步消化,也給全年的產能提升提出了考驗。公司表示,今年,格蘭仕將按15萬/天微波爐的產能進行配套,進一步擴產。
同樣,在美的,各個事業部的生產線全部“轉起來”。此前,記者走訪了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順德工廠。據悉,截至正月初七,該事業部順德工廠一線員工返工率已經達到了96.29%。
美的家用空調工廠忙碌作業
記者看到,在這一工廠內,生產工人正緊張作業,廠區內的生產線全部“開足馬力”。“現在一季度訂單情況較好,我們正在全速保證生產。”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負責人介紹稱,今年前四月,廠區每個月都將生產超過120萬臺套的空調,包括面向海外市場代工的OEM業務。
據悉,過去一年,盡管外部環境帶來挑戰不斷,但美的憑借全球制造布局,依托科技研發練就“內力”,攜手中遠海運等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持續“企穩”海外市場。美的表示,未來公司的海外制造規模進一步擴大,今年公司海外業務力爭保持穩定的兩位數增長。
此外,作為全球小家電的“隱形冠軍”,新寶股份也表示今年開年訂單穩定,為保障訂單如期順利交付,在春節放假前,新寶股份就已經進行了老員工留崗獎金激勵、代訂火車票、免費返鄉接送等穩崗工作。目前,公司工廠生產線已經全線“動起來”,為一季度訂單生產開足“馬力”。
擴容:順德新港將打造“小型海港”
外貿進出口的主要載體是港口。在順德杏壇,作為順德四大主要外貿進出口港口之一、珠江西岸地區最大的江海聯運外貿支線港口和“廣東第一大產業大港”順德新港,開年之后就進入了忙碌模式。
日前,記者走訪了該港口看到,港口內船來船往、貨如輪轉,港口工作人員、防疫人員忙碌作業。
順德新港
“節后目前主要是進口貨船多,一些企業下訂的塑料原材料等,都搶在年后開工前就位。”該港口一工作人員和記者介紹道。
據介紹,順德新港自2017年開港以來,港口集裝箱和散雜貨分別保持27%、52%的年增長率,是順德域內名副其實的“大港”。
“受順德產業大區的需求驅動,港口主要進口貨物集中在金屬、木材、糧食、塑料粒和機械設備等五方面,出口則主要集中在電器、家居、化工制品、機械設備等,基本是順德區支柱產業。”該負責人稱,如塑料粒等產品進口,順德新港已成為廣州關乃至大灣區港口最大的進口港之一。
伴隨區域制造業快速發展,帶動集裝箱量的高速增長,目前開港近五年的順德新港已出現了飽和狀態。數據顯示,去年該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45.8萬TEU(標準箱單位)、散雜貨吞吐量超過了五百億噸。“這個遠遠超過了目前順德新港的‘承載力’。”廣東頤德港口有限公司(順德新港)副總經理桂昭志說。
對此,順德新港正規劃二期建設,實現港口的“擴容”。據桂昭志介紹,新港二期投產后,順德新港年通過能力將達到100萬標箱、散雜貨將超千萬噸。“目前,順德新港二期用地規劃工作已經完成,最快今年下半年即可開工建設。”
桂昭志表示,依托不斷“擴容”的體量,順德新港未來將打造成為一個“小型海港”。“港口服務的輻射力,將延展至中山、江門等地級市,促進大灣區進出口貨物實現高效、便捷流動,凸顯順德港口的價值。”桂昭志說。
撐企:打造“組合港”加強外貿服務
除了硬件的“擴容”,順德港口的“軟服務”也在快速跟上步伐,助力企業搶抓外貿訂單,快速將產品銷往全球。其中,“組合港”就是其中的一大創新舉措。
據介紹,為加快大灣區貨物的流通速度,在廣州海關和深圳海關的大力支持下,順德新港在2020年正式與深圳蛇口港開啟“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這一探索。
順德新港
“在‘組合港’模式之下,企業只要在順德新港這一內河港完成所有申報驗放手續,就可以直接由駁船運至深圳蛇口港出境,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十分方便。”桂昭志介紹說。
據悉,“組合港”之下,企業的貨柜在兩地監管區域內就能實現調撥、流轉,還能通過區塊鏈等數字化手段接收申報數據,完成交叉驗證,實現有效監管,保證貨物流轉過程中的安全。“相當于把蛇口港‘搬’來了順德。”桂昭志說。
盡管順德不靠海,但是順德新港依托“組合港”形式打造成了一個“靠海的港口”。據實踐測算,依托“組合港”,企業貨柜的整體物流時間,已由原來的5~7天縮短至2天左右,十分便捷、快速。“目前,已經將這一模式服務到新寶、美的、格蘭仕、海信家電等出口企業。”桂昭志說。
除了“組合港”這一創新探索,順德新港還在廣州海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內河碼頭推行“外貿直航”模式,進行物流一體化改革。此外,該港還憑借“智慧碼頭”打造,“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口岸的開設等,進一步高效服務外貿進出口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順德新港還接管了北滘港(一期),通過聯動港口,提升運營效率,讓這一順德“千億大鎮”的產業港口服務更高效、更便捷。
數讀:順德外貿連續17個月實現增長
作為外貿大區,過去一年,順德外貿進出口受到多重挑戰,包括大宗原材料價格高企、出口貿易一倉難求、國際運力持續緊缺等。盡管如此,順德外貿進出口“頂住壓力”,交出了難能可貴的“成績單”。
據順德區經濟促進局提供數據顯示,2021年,順德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48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5%,創年度進出口歷史新高。至2021年12月,順德外貿已經連續17個月實現增長。
在挑戰的一年中取得這些成績背后,順德區經促局分析稱,得益于順德明顯的傳統貿易支柱作用,以及正在有序發展的外貿新業態。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子寧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何波
圖文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