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12日發布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貿易數據。
《日本經濟新聞》15日對此進行報道,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今年上半年,東盟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該報道也被東盟成員國新加坡主流媒體《聯合早報》轉載。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為2.3萬億元,增長11.2%,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5.7%;我國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增長10.5%,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3.5%。同期,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為1.75萬億元,下降9%,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我國對日本進出口總值為1.03萬億元,增長1.7%,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東盟和美國對華貿易差距在半年內超過了300億美元(海關數據顯示為2300億人民幣)。光看6月,中國對美出口額同比減少8%,進口暴跌31%,進出口連續3個月低于同期水平。
若保持該趨勢,美國年內無望收復“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名號。而如果美國對華貿易額全年不如東盟,將是1997年以來首次。
另一方面,中國與歐盟、東盟的貿易保持強勁。上半年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長6%,進口增長3%;從東盟的進口小幅下降0.2%,但出口增長8%,其中,上半年中國對越南的出口額增長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