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31日從上港集團等相關單位了解到,在采取“ab班”、“船舶、碼頭分區封閉作業”、“集裝箱陸改水”、“領導員工入住單位”等多項疫情應對措施情況下,上海港口業務運營正常,單日集裝箱吞吐量依然處于高位;洋山港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數量和通航秩序均運作有序。
“公司很多人,包括領導都早就住在單位,港口目前都是24小時正常作業。”3月31日,上港集團證券部人士也向記者證實。
針對近期因為疫情導致的陸運銜接問題,上述上海港集團人士表示,公司推出“集裝箱陸改水”方案,一些貨物不能通過集裝箱卡車及時運抵港區的,客戶可以先將裝貨集裝箱運至長三角流域的太倉港、蘇州港等地,再通過支線船舶沿海運輸集并運至洋山港或外高橋的港區,有效保障集裝箱及時到港、出運。
上海港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在2021年,上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標準箱,已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
記者獲悉,在公司運營的洋山港,海事局根據疫情變化和管控升級,在3月27日晚緊急增派30多名值班人員到崗備勤,滿足24小時工作制的需要。
和海事部門一樣,上海洋山海關也采取“ab分班”制度,在物流監控的相關科室人員,人員“一分為二”,ab班各自連續工作3天,且每班都有人員睡在單位,避免流動出現疫情,ab班辦公區域亦彼此分開,以確保一旦a班封控停擺,b班也能迅速替補,保障貨物正常通關。
目前,洋山口岸作為全國最大的海運進出口危化品集散倉,危化品海運進口約占全國40%。像光刻膠、氯氣等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原料多從洋山港入關,華東地區大量集成電路工廠也均依賴洋山港“投喂”。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早從3月9日起,浦東機場、外港、洋山等重點隸屬海關就已率先實行“ab班”工作制,在全力做好內部安全防護基礎上,與其他口岸單位協同作戰,力保口岸安全暢通。
圖/文來源財聯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