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濟寧港航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是,港口吞吐量至少突破5000萬噸,力爭6000萬噸;開通上海、南通等5個以上城市集裝箱航線,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2萬標箱,同比增長50%;水路貨運量達到3600萬噸,同比增長10%。”濟寧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豐家雷在4月9日梁山港通航運營一周年之際介紹說。
近年來,濟寧市堅定不移實施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推動內河航運打破梗阻、提檔升級,走出了復興內河航運的新路子。2021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部分沿海城市大港、躍居全省第5位,梁山港公鐵水多式聯運入圍國家發改委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案例。
發力港航設施建設 培育內河航運“大產業”
“嗚……”2021年4月9日,隨著汽笛鳴響,梁山港多式聯運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通航,形成“公鐵水”多式聯運格局,將京杭運河通航里程向北延伸了17.5km,將京杭運河和瓦日鐵路聯通,構建起上承“晉陜蒙”能源基地、下達“蘇浙滬”和長江經濟帶的通道,打開了濟寧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的對外開放新通道,為沿運河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梁山港目前是京杭大運河通航河段最北端的港口,是山東省最大的內河港、山東省儲備煤基地。項目總概算投資68億元,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備了1500至2000萬噸年貨物吞吐能力。
“通航一年來,梁山港到發量和銷售額快速增長,其中,單月最高發運量94.09萬噸,銷售收入突破63億元,梁山港一躍成為山東省知名的內河航運港口。”梁山港負責人陳哲告訴記者。
梁山港今日的成績,得益于濟寧近年來在水運方面的重視與建設。
2019年12月,濟寧市委、市政府從城市長遠發展、運河文化傳承、物流產業發展等角度出發,作出“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拉開了濟寧港航產業大發展的序幕。濟寧市國資委帶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不等不靠、勇挑重擔,推動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掛牌成立,高標準推進港航專項規劃編制、智慧港航物貿平臺建設、港口整合。
隨后,濟寧市港口規劃和港航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圍繞全力塑造內河航運“新優勢”、聚力打造港航發展“新引擎”、著力激活港產融合“新動能”等重點工作,對運河沿線全線200多公里港口進行統一規劃整合,努力構建通江達海、港產城融合大格局。
以聚力打造港航發展“新引擎”為例,濟寧市由濟寧市國資委牽頭,以濟寧能源為主體,以梁山港為龍頭,在2020年5月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整合全市港航資源推動煤電、港航、物流、貿易、制造等產業融合發展,集團組建以來,企業資產規模已達75.6億元。2021年8月濟寧市港產融合發展工作專班成立,專班化推進港產融合發展建設。近日,該工作專班升級整合為濟寧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以全市之力推動港航物流產業發展。
濟寧還大力推進港口整合,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對躍進港、龍拱港、太平港實施統一管理,完成原森達美三港口由裝卸港向貿易港轉變,快速扭轉多年虧損局面,并有序推進濟寧港主城港區泊位工程、龍拱港鐵路專用線工程,以及鐵路專用線和各港口疏港通道建設,推動形成“豐”字型港航物流“黃金水道”,實現濟寧港航發展握指成拳、優勢集聚。
聚焦“大宗集疏”核心 貫通多式聯運“大通道”
在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大力發展的現代社會,單單一種運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多式聯運建設成為各地發展重點。如何讓多式聯運“叫好又叫座”、實現貨運樞紐間舒暢銜接?
濟寧市將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和集裝箱運輸,著力打造魯西南多式聯運貨運樞紐和大宗貨物集散中心作為攻克這一難題的突破口。
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介紹,為推動形成“公鐵水”聯運格局,濟寧利用瓦日鐵路和京杭大運河在梁山縣境內形成“T”字形交匯的獨特優勢,建成長江以北最大的內河港口——梁山港,為大力發展“散改集”貨運模式,濟寧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立5個上下游辦事處,開通內河運輸航線12條,聯通了河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等省的部分中心城市和產業園區,有效推動產業聚集和承接產業轉移,2021年全年完成集裝箱運輸2.84萬標箱,同比增長74%,戰略儲備客戶訂單超4000萬噸,實現了京杭大運河與長江流域進一步深度合作、暢通暢聯。
濟寧還積極探索“鐘擺式”物流路徑,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對接實體經濟上下游企業,開展以大宗商品為服務對象的“到發運、集疏運”模式,梁山港10萬標箱集裝箱碼頭實現梁山港至武漢港集裝箱首航,實現糧食、汽車、建材、裝備等貨物江河聯運,構建起運河至長江經濟帶“鐘擺式”運輸格局,推動實現“門到門”運輸服務。正在建設完善的濟寧港航大數據物流平臺,將推動實現供需方運輸信息無縫對接,實現“一手把貨源、一手把船舶”,持續擴大“鐘擺式”水上運輸模式應用。
目前,濟寧作為京杭大運河通航的最北端,轄區內規劃航道47條,覆蓋10個縣市區,航道里程1100公里,居全省第1位,其中京杭運河高等級主航道237公里,在運河沿線通航的12個城市中也居第1位。
構建“現代港航”品牌 加快濟寧航運全面振興
盡管2021年濟寧港航經濟各項指標取得歷史性突破,但濟寧港航整體“大而不強、大而不優”,與北方內河航運中心的功能定位仍有較大差距。
“堅持創新謀劃、高點規劃,2022年,全市港航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打造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目標,以實施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為主線,堅定不移抓好港航規劃引領、水運物流集約、基礎設施提升、企業運營提質等‘八大重點’,全力推進港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濟寧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濟寧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猛介紹說。
其中,圍繞深挖運河資源、推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做文章,建構“現代港航”品牌,2022年將舉辦高規格內河航運高峰論壇,邀請上海海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參加,進一步強化港行物流產業的對外交流,加快提升港航內河經濟規模檔次,并科學謀劃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推廣新能源船舶應用,加快智慧生態港航建設,不斷推動濟寧港航產業取得新突破。
日前,濟寧梁山港9-11#、龍拱港4-10#泊位10處工程岸線獲得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批復,這是濟寧市近年來單次批復數量最高的一次,對兩港口加快投產達效具有關鍵性作用,對濟寧市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培育千億大產業具有重大支撐性和示范性作用。同時,智慧港航管理系統已在梁山港試運行,持續賦能濟寧港航跨越發展。
運河之都正在蓄力深耕,乘著新時代的東風,迎接濟寧運河的必將是一個明媚的春天。(全媒記者 楊柳 通訊員 趙青)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