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畊宏男孩女孩」火遍全網,甚至工程界也刮起一陣潮流。
徐工機械駕駛“鋼鐵螳螂”——ET120步履式挖掘機跳起了《本草綱目》毽子操,還得到了劉畊宏的點贊。
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小雞恰恰舞也出現了挖掘機版本。
視頻的主角是四臺長著金屬爪子的挖掘機,伴隨著音樂節奏輪流上前跳舞,引起了200多萬B站網友的圍觀。近年來,以徐工為代表的國內工程機械企業迅速成長,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頻頻“破圈”驚艷眾人。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讓我們一同走進徐工,看躋身行業全球前三的企業如何引領中國工程機械沖向頂峰。
國產化帶動產業鏈升級 “十四五”發力國際市場
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內的需求,以及疫情之后我國制造業和供應鏈的完善,快速地滿足了國際市場的需求——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
徐工目前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1位,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3位,世界品牌500強第395位,產品出口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大、產品品種與系列齊全、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這類大噸位起重機是房屋、橋梁建設的主力軍。現在,徐工終于實現了這一型號的完全國產化,這樣一臺產品發明專利應該有50多個,關鍵零部件都是中國“芯”。以往這一起重機上的關鍵零部件主要都是進口,成本占到制造總成本40%以上,國產化后成本和價格都明顯下降,還帶動了國內產業鏈整體進步。現在“一帶一路”國家及地區中,97%都有徐工的產品,大概30多個國家及地區中,徐工占有率排在第一位。
王民說:“我們現在的國際化收入是2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占總收入不到20%。‘十四五’我們定的目標是國際化收入不低于40%。不只是產品走出去,也不能僅僅是人員走出去,現在要把企業走出去,收購兼并、綠地建廠。”
打造“大國重器”新突破 科技創新促行業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徐工集團瞄準“高科技+新能源+低碳經濟”為標志的國家戰略大背景,聚焦“超級起重機百米高空性能、重載轉場、安全控制、精準操控”等技術方向持續攻堅克難,創新成果頻頻綻放。
2021年,在國家“雙碳”戰略前瞻性布局的挑戰下,代表中國超級起重機技術創新成果的徐工XCA1800(擎風三號)XCC2000(擎風四號)共同重磅面世,該系列起重機實現100%國內自主化,在起重性能、動力性能、智能化水平,操控性水平上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除了自主的研發創新,徐工還經常從社會層面汲取創新活力,在兩年一屆的“X-創造者”挑戰賽中,不少工程機械愛好者帶來了自己獨特的產品設計
王民表示,未來這些獲獎設計的原理和概念有可能部分使用到徐工的產品上。通過這些活動,能促進大家對機械制造產生更多的興趣,促進中國的制造業更加智能化。
全面建成數字化工廠 工業互聯網對外賦能
數字化是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十四五’時期將要全面建成數字化工廠,并通過工業互聯網將研發、生產和市場全部連通。——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
“這臺起重機還在工作,實時采集當前轉速、水溫。” 王民介紹道:“一方面了解產品的工作表現,一方面監測有沒有隱患存在。入網的工程機械設備大概是115萬臺,另外還有機床、紡織、建造業等很多設備都連接在工業互聯網里,已經跨領域服務于各個行業。”在生產基地內的大屏幕上,各地設備的開工率等運行情況都一目了然,顏色深淺代表著基建熱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經濟活躍程度。
“十四五”時期,徐工將全面建成數字化工廠,為國內傳統制造業轉型,樹立高質量的行業標桿。
圖文來源:國資小新、徐工集團XC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