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新時代,走向新征程。在“十四五”發展奮斗的道路上,更需要傳承匠心,爭做大國工匠,弘揚工匠精神,央企匠人們這樣作答。
精雕細琢 匠魂永續
從小方塊到大沉箱,從預制梁板到BRT箱梁,從盾構管片到疊合管廊,所有技術問題都難不倒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預制場總工程師蔡清程。
公司需要什么領域的技術,我就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鉆研它?!薪蝗骄謴B門分公司 蔡清程
參加工作24年來,蔡清程在實踐中鉆研技術,在工作中增長才干,從一名技術員逐漸成長為一位技術全面、能力出眾的高級工程師。
2018年,預制場承接了廈門美山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這個項目是當時廈門市政單體最大、最重的管廊,蔡清程被委以重任。他帶領團隊,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將管廊的規范和圖紙完全“吃透”,并自主研發設計出了液壓自動開合、自動行走內模系統和管廊鋼筋骨架綁扎胎膜。
2020年,預制場承接了廈門濱海東大道綜合管廊工程。疊合管廊又是一個全新的產品,蔡清程再次投入研究,利用現有的建筑PC流水生產線,開發疊合管廊流水生產線預制工藝;研制可調式懸臂鋼支撐,精確控制雙面疊合墻的墻體厚度,解決雙面疊合墻二次澆注的難題。
光自己技術過硬還遠遠不夠,蔡清程對每一位技術員都嚴格要求,立志要把廠里的年輕技術員培養成“多面手”,成為“活圖紙”。在他的帶領下,預制場技術團隊在2021年又新取得2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春滿園。蔡清程秉持著那份樸素的工匠初心,立志要將匠心、匠魂、匠德傳承給一代代年輕同志。
一絲不茍 追求極致
4月21日,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工區。
▲ 4月21日,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工區
一大早,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白鶴灘機電項目部橋機班班長梅琳就接到任務,要將一個31米長的橋機部件吊離工區。這是為整個工程做最后的掃尾,白鶴灘水電站機電工程即將完工,兩個月后,所有機組將全部安裝調試完畢,具備并網發電條件。
這一次的任務看起來并不容易,需要把這條鋼鐵巨龍吊起,在空中轉一個彎,平穩通過拱形門洞,避開障礙物,最后輕落在廠外的車上。不過,這活兒對于梅琳來說手到擒來。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九點半吊裝開始。發電機是精密儀器,輕微晃動都會引起損壞,梅琳要做的是通過操縱桿操控吊鉤將這個大家伙吊起十米,然后平移放入發電機坑位,其間擺動幅度只能控制在1毫米以內,這將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只有梅琳看上去沉著冷靜。底氣來自她平日的刻苦練習。穩,是橋機司機的基本功。二十多年前,剛剛參加工作時的梅琳,心浮氣躁,被師父狠狠訓了一頓。從那天開始,梅琳把水桶吊在吊鉤上面,每天練習幾百次。憑著一股子韌勁,梅琳硬是做到了吊裝水桶滴水不漏。
▲ 9點51分,轉子吊裝平移結束,開始垂直吊下。10點28分,在經過梅琳五次點控調校后,轉子穩定且精準地落入發電機坑位,吊裝成功。
精益求精,追求極致。二十多年來,梅琳一直這樣嚴格要求自己,最終練就了一身吊裝穩如磐石,不差分毫的本事。
精益求精 勇于創新
她,多年潛心學習研究,終成行業專家;她,攻堅克難,解決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她,言傳身教,培養多名檢查技術能手……她是國機集團下屬企業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大拖公司質量部檢查工、高級技師張景梅。
剛到新崗位時,張景梅對各種量具還不太熟悉。起初,由于對倒角的忽視導致出現加工失誤,設備發生漏油現象。從那之后,虛心學習、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摸索和研究便成為張景梅前進的動力習慣,專業技術和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從第一次參加中國一拖技術比武時獲得第六名,到后來的第二名,在一項項榮譽激勵下,她愈發勤奮和努力,成長為檢查工高級技師。
創新是個人價值提升、企業品牌發展的動力源泉?!袊煌霞瘓F有限公司 張景梅
除了工作踏實認真,張景梅還十分重視創意創新,感覺重要,她要學習研究一番,看著困難,她更要迎難而上。
? 創新使用在線測量技術替代三坐標測量,實現在線測量技術在工序中的測量應用;
? 運用宏程序判斷監測刀具磨損程度,對刀具長度尺寸進行自動補正,消除刀片磨損造成的尺寸誤差;
? 通過在線測量對零件進行實時監測,產品合格率由97%提升至99.3%;
? 通過創新使用“異常測量”方法,對市場上LY機型高低檔脫檔、市場高頻次故障分配器等問題進行數據分析,為企業節約創效……
作為檢查工高級技師,她充分運用專業知識,發揮專業特長,開展技術創新解決了諸多生產經營“瓶頸”難題,為企業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中國央企建設者們以實際行動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向大國工匠致敬!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國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