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位于深圳的招商局歷史博物館里,陳列著一艘開辟了中國第一條近海商業航線的“伊敦輪”船模,汕頭綜保區考察團成員們在這艘船模前駐足許久。
據講解員介紹,1872年11月30日,招商局“伊敦輪”裝載貨物開往汕頭,這是中國商船第一次行駛南洋航線,標志著外國輪船公司一統中國近海航運的局面被打破。
百載商埠汕頭在當時由于具有重要的商埠地位,見證參與了這一過程。“沒想到汕頭和招商局還有如此淵源,長見識了!”汕頭綜保區黨政辦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說道。
汕頭和招商局的緣分,于2017年再續,汕頭引進招商港口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由其增資擴股汕頭港;并充分發揮招商港口在深圳、汕頭兩港均有投資運營的有利條件,加強港口智能化、管理效能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完善廣澳港區航線網絡和輻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汕頭綜保區考察團深圳行的又一項重要任務,便是和招商局港口集團進一步對接合作。
以港區聯動作為合作切入點
汕頭綜保區考察團此行,還參觀了招商局歷史博物館、媽灣智慧港,對招商局發展歷史及在前海合作區的發展成果更加了解。
當天下午,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王秀峰會見汕頭綜保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春松,雙方開展座談交流。
“招商局港口在世界各地都有航線網絡資源,航線布局與國際接軌,而汕頭因港而立、因港而興,特別是汕頭綜保區毗鄰廣澳港,與招商局港口集團的合作必將產生1+1>2的效果。”陳春松希望這次借助深汕深度協作的有利契機,讓合作“親上加親”。王秀峰表示,招商局與汕頭有很深的淵源,招商局在汕頭已有布局,接下來更需要的是“深耕細作”,所以雙方合作理念契合,屬于是相向而行,下來將會積極對接,爭取實現更大的發展。
隨后,考察團回到前海綜保區,與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保稅”)董事長張海健進行會談。據張海健介紹,招商保稅目前全權負責規劃建設、經營管理前海綜保區的物流倉儲設施。招商保稅在前海綜保區內擁有38.5萬平方米倉庫與2.7萬平方米堆場資源,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常溫倉或溫控倉倉儲服務。
PPT介紹頁面上,招商保稅業務開發部副經理劉天嬌向大家展現了招商保稅近年來多項在國內同行原創、領先的創新點,考察團成員們不時記錄下感興趣的內容。
值得關注的是,招商保稅從2017年開始研究如何在保稅物流園區實現全數字化轉型,研發保稅物流園區綜合服務平臺并于2019年運用,目前各項操作效率及客戶滿意度均得到大幅提升,為在傳統的保稅物流園區實現全數字化轉型,做出示范實踐。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前海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額增長了2.76倍,年均增速達55%。
通過大港口形成大物流實現大發展
“聽完介紹,讓我們更有底氣更有信心與你們合作。”陳春松向張海健介紹了當前汕頭綜保區的發展情況,著重介紹了汕頭市委、市政府劃定4.95平方公里作為汕頭綜保區擴圍區域。帶著“再造新綜保”的任務,陳春松期望能與招商保稅攜手,充分利用招商保稅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豐富的規劃建設應驗,合作推動汕頭綜保區新擴區域的規劃建設工作,以港區聯動作為切入點,通過大港口形成大物流,實現大發展,進一步推動汕頭綜保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事實上,在2021年,汕頭綜保區與招商保稅就汕頭綜保區與廣澳港區的區港聯動合作進行多次交流。目前,在合作方面雙方已有一定共識,提出借鑒招商局集團開發建設蛇口工業區“前港—中區—后城”的區域發展經驗,通過與汕頭招商局港口集團的全面合作,將汕頭綜保區與廣澳港區共同打造成為粵東地區“RCEP區域與國內南北沿海貨物轉運中心”,促進汕頭市成為粵東地區面向東南亞的重要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并以此作為“深汕深度協作示范項目”。
雙方也將探討共建汕頭綜合保稅區綜合服務運營平臺、玩具服裝交易平臺、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9610直購進出口監管中心、大宗外貿貨物分撥基地、臨港保稅加工中心、冷鏈生鮮進口分撥中心等項目,提升汕頭綜保區的運營管理水平,促進區域產業集聚。
“區港聯動的發展方向,讓我們企業有信心有決心在汕頭綜保區深耕發展。”廣東天易冷鏈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永生此次隨團考察,作為汕頭綜保區企業代表,他非常期待前海模式能夠在汕頭綜保區得到復制。
據悉,目前,位于汕頭綜保區的天易冷鏈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廠房配套設施建設,預計8月實現營業。方永生期待天易冷鏈物流的運營,能夠助力汕頭綜保區保稅物流板塊業務實現新突破。
記者:余丹
圖/文來源南方PLUS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