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港口集團主辦的2022年“絲路海運”(榕城)峰會(簡稱“峰會”)在福州舉行,全球知名港口、跨國航運公司、物流企業、商貿制造、科研機構等“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及合作伙伴參加會議。
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樂章在致辭中表示,“絲路海運”始終致力于消除物流行業的信息壁壘,減少航運市場的資源錯配,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效運轉。下一步,“絲路海運”將持續融入國家戰略,繼續推進聯盟合作,繼續拓寬國際視野、創新發展路徑。
港口集群發展勢在必行
立足新發展階段,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特別是海洋港口建設工作。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經濟,深化海上福建建設,迭代實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打造海洋優勢產業集聚區和新興產業集群,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力爭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
“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有著深刻的行業背景。”峰會上,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循鈾表示,2001年—2011年是中國港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集裝箱吞吐量年增速達兩位數。但近幾年,全球港口發展動能不足,GDP對貨物貿易、港口吞吐量的拉動能力在逐年減弱。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航運市場動蕩起伏,港口已經進入中低速增長,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點。
黃循鈾認為,由于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福建省作為開放型經濟省份,將面臨更多風險挑戰,也將面臨土地、環境、碳排放、能耗等更多約束,產業結構亟需優化、競爭力亟待提高。
“這就意味著福建港口必須要加快轉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補短板強弱項,著力提升港口基礎設施、綜合服務能力以及輻射影響力,搶抓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機遇,進一步拓展‘絲路海運’的品牌影響力和通達率,讓更多的國際航運公司和國際碼頭公司參與到‘絲路海運’建設中來,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積極融入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為建設‘海上福建’、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黃循鈾說。
“絲路海運”品牌更成熟
“絲路海運”是我國首個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南介紹,“絲路海運”聯盟成員已超過250家,“絲路海運”命名航線86條,累計開行逾7000個航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68萬標箱。
5月19日,在峰會上,安徽省港航集團、寧波遠洋、寧德時代、福建省招標集團等11家涉及港口、航運、科技、服務的“一帶一路”重要參與方正式加入“絲路海運”聯盟,他們將為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絲路海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發揮重要作用。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MC總監孔杰表示,希望能以此次加入“絲路海運”聯盟為契機,進一步助力公司產品走向世界,增強公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用中國智造產品更好地服務世界新能源事業。
成立三年多來,“絲路海運”取得一個又一個發展實績。首批“絲路海運”省級扶持政策出臺、國際鐵海聯運廈門回程過境班列首發、“絲路海運”聯盟常態化運作、“絲路海運”自動氣象觀測站建成投用、世界最大裝載能力的集裝箱船——“現代格但斯克”號靠泊廈門港、天津港集團和韓國現代商船公司加入“絲路海運”聯盟、福州港“絲路海運”快捷航線首航、“絲路海運”快捷航線“進口直提”通道正式啟用等重要節點事件,將港航合作、物流服務、經貿往來推向全新高度,掀開了福建“海絲”建設的新篇章。
、2021年,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力研究報告》。報告認為,“絲路海運”正式開行以來,命名航線不斷增加,“朋友圈”持續擴大,全球知名度顯著提升,已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國際航運物流服務的新品牌。
、“跨界合作、融合發展是‘絲路海運’品牌的一大優勢,聯盟成員、合作伙伴發揮各自優勢,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持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持續深化港口資源整合
在峰會上,黃循鈾表示,對照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福建省發改委、福建海事局近日印發的《福建省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做大做強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工作方案(2021-2023年)》,福建港口集團將按照“一個平臺、兩大中心”的定位,深化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港口群,推動“絲路海運”高質量建設,推動福建港口加快向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邁進。“一個平臺”即將省港口集團打造為全省公共碼頭投資、運營、資本運作和產業發展平臺;“兩大中心”即以福州港、廈門港為核心,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大宗散貨集散中心,帶動區域港口發展,全省港口高效協同,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
“十四五”期間,福建港口集團將以省內11個重點港區碼頭連片開發建設為重點,總投資超400億元。
其中,集裝箱形成廈門海滄、東渡、翔安和福州江陰4個連片經營港區,集裝箱港口吞吐能力增長800萬標箱/年,達2200萬標箱/年;干散貨形成以羅嶼島為龍頭,湄洲灣和羅源灣協同經營的兩大碼頭群,干散貨港口吞吐能力增長1億噸/年,達2億噸/年;液體化工形成以古雷港區為主湄洲灣南岸港區為輔連片經營港區,液體散貨港口吞吐能力由現在基本空白增長到5000萬噸/年;以寧德漳灣為主體的三都澳工業港區,吞吐能力增長3000萬噸/年、達5000萬噸/年,全面滿足福建省及周邊省份對港口服務需求。
同時,福建港口還將加大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操作系統、遠程作業操控技術自主研發應用,到2025年,建成福州江陰、廈門海潤兩大全智能化集裝箱港區,建成羅嶼港口干散貨智能化裝卸系統,港口智能化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高標準建設“一站式”口岸信息平臺,升級建成“福建港口物流信息平臺”,港口效率和服務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除了加快基礎建設,我們還將在全面完成省市屬國有港口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推進省內央企、民營等港口資產納入港口整合范疇,增強全省港口發展平臺的控制力、帶動力。同時,借鑒其他省份港口整合成功經驗,整合港口同類資源形成專業化板塊,推動優質港口板塊資產分批注入上市公司,實施戰略融合,提升港口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水平。”黃循鈾告訴記者。
黃循鈾表示,面向未來,福建港口集團將統籌全省集裝箱業務,做大廈門港、福州港干線中轉規模,增加沿海集裝箱穿梭航線密度,擴大大宗散貨吞吐規模,統籌港航資源,開通樞紐港和支線港間的散貨運輸直航通道,構建母子港運輸體系,暢通大宗散貨分撥通道,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和海上中轉,構建無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拓展福建港口的陸向、海向腹地。(記者 王有哲 通訊員 白文斌)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