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煙火氣,來源于與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企業。
當前,上海把復工復產作為保障產業安全穩定和城市運行的重要工作,央企首當其沖,發揮生產保供“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率先推進各類工程建設,最大程度保持企業連續生產。
中交三航局洋山堆場項目部
吹響復工“集結號”,跑出項目“加速度”
5月20日,洋山深水港區堆場擴建工程E區(二標段)項目順利實現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工程進度攀上去。
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逐步穩定,項目部在抓好疫情防控攻堅行動的同時,及時響應防疫工作要求,科學開展防疫部署,落實防疫管理責任。
項目書記龔經宇:對所有進入工地的臨時車輛,我們都會在車門、車窗上張貼臨時封條,請司機不要離開車廂、不要搖下車窗,再驗證司機健康碼、通行證等信息,并在過渡區完成全車消殺后,司機才能進行相關作業。
針對工程特點,結合實際、超前謀劃,項目團隊制定《洋山堆場復工復產專項方案》和《應急搶險與安全防疫方案》,設置多重疫情防控手段。工程現場還設置了“7+7”總計22個“隔離專用集裝箱”,備用于集中隔離人員。
項目部部分作業面恢復施工以來,洋山深水港區堆場擴建工程E區(二標段)項目已進行了自動化軌道梁基礎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筑,排水明溝鋼筋安裝等施工內容。下階段,項目部將嚴格根據防疫要求,在屬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公司的指導下,踐行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中國華電上海分公司
助力經濟回血,筑牢能源保障
加緊構建“15分鐘核酸服務圈”,是當前上海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環節。
為了讓員工放心,確保生產進度與安全,奉賢公司專門組織有醫療專長的員工在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培訓后,為廠內為員工全覆蓋式測核酸。他們脫下工裝,換上抗疫防護服,用另一種方式,為能源保供貢獻力量。
工人們嚴格遵循保持間距、分批進場、出入分流的采樣隔離模式,避免檢測過程中造成人員聚集,每日全覆蓋式核酸檢測,抓細抓常疫情防控。
臨港集團
地企攜手,只爭朝夕
近期,臨港片區率先開始了住房類項目的復工復產,5月5日,滴水湖金融灣二期04-01地塊項目正式實現開工。
作為臨港片區的重大項目,滴水湖金融灣首發項目總體規劃設計方案在5月17日公布。未來,該項目將包括超89萬平方米商業空間和超7500平方米公共文化空間以及超2.8萬平方米公共開放空間。
在臨港集團的統籌下,項目部成立組建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工作專班,以落實項目的主要管理人員履職、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現場人員管控和生活物資保障,盡早實現在建項目的全面復工復產。
疫情沒有改變全市狠抓臨港快速發展的工作力度,沒有改變市場主體投資臨港、發展臨港的堅定信心,沒有改變臨港如火如荼、只爭朝夕的發展勢頭!
5月20日上午,臨港新片區舉行“投資新片區 引領新發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37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在寂靜許久的滴水湖會議中心,上下游企業攜手發聲,搶抓發展機遇,大家合作洽談,將企業自身優勢更好融入臨港新片區國家戰略,不斷做大做強。
陳金山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企業受到的疫情沖擊,我們感同身受。目前臨港新片區正著力幫助企業破解物流、用工、資金等瓶頸問題,截至5月20日,臨港新片區規上工業企業315家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越是緊要關頭,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危難時刻,越能檢驗擔當。
央企在這次疫情中展現出的,正是上海在那些顯性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符號之下,流動在城市所有毛細血管中的活力。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總體目標就能向前推進一步,一股股蓬勃的力量匯聚起來,就會濃縮成一個個不斷攀升的指標。
風雨過后,上海依然擁有無限可能,因為仍有很多人,在為了明天而奮斗。加油!
素材來源:界面新聞、牛彈琴、中交三航、中國華電、臨港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