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無垠的福建江陰海域,攪拌船舶“三航砼22”在萬華碼頭13號泊位結束了一天的混凝土澆筑作業。它緩緩收起布料臂,準備進行攪拌系統清洗。清洗作業實現了船舶的“廢水零排放”,其背后關于設備的改造之路卻并不容易。
“三航砼22”攪拌船是一座混凝土連續產量高達2000立方米的海上移動混凝土工廠。這座“海上工廠”施工能力突出,但無論是機器運轉還是設備清洗都需要耗費大量淡水。而淡水作為海上施工的“液體黃金”卻彌足珍貴。為了實現高效節能和清潔環保,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物設管理部經理劉曉燕決定帶領船員們尋找一個船舶節能增效的優化方案。
“三航砼22”進行海上施工
經過研討,改造團隊發現攪拌設備在清洗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如果能借鑒陸上混凝土攪拌站廢砼的處理經驗,將船體攪拌機清洗出來的廢水和廢砼有效利用起來會不會是突破口?”方案研討會上,劉曉燕提出了重復利用廢水和廢砼資源的想法。此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設計方、船廠、船級社等多方支持。經過一系列研討,改造團隊決定著手研發一套新型可回收利用廢渣、廢水的廢砼處理系統。
改造團隊的首要任務便是花費大量精力對船舶進行科學驗算。通過多次模擬建模,在保證船體穩定性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能容納數十噸廢砼的收集倉。并在攪拌系統中設置一個活動的雙開門,主門作為通道負責把攪拌好的混凝土送到泵車料斗,副門連接了兩條沖洗管路,把廢料及廢砼送至廢砼處理艙。
這樣一來,混凝土在澆筑泵送作業過程中,既保證了混凝土的高質量生產,又實現了廢料廢砼的處理回收。送至廢砼處理艙的廢砼通過研發的砂石分離機、壓濾機進行篩分、壓濾、收集,壓濾出清水后再次抽回儲存桶做為清洗用水重復使用,廢砼渣則經專業設備篩選出砂石回收儲備,水泥漿經壓濾機壓濾成泥餅上岸處置。
“變廢為寶”的方案實施后,每次可回收節省利用清洗攪拌系統的淡水近3噸左右,而廢砼渣里的沙石料通過分離后的回收再利用也節省了沙石料的部分使用成本,同時也避免了攪拌系統廢砼清洗水對環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航砼22”進行混凝土澆筑
在改造廢水和廢砼回收管路的同時,細心的改造團隊還發現攪拌系統的兩套骨料傳輸帶在傳輸過程中產生振動會導致部分沙石料抖落骨料艙甲板上?!叭绻患皶r回收抖落的骨料,會影響到艙面的生產安全!”輪機長郭揚洲嚴肅地說道。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改進調試,改造團隊為骨料傳送帶加蓋了防抖落架,實現骨料傳送的“全封閉式管理”,同時配備高效防塵器,有效防止粉塵外泄,實現了環保措施全覆蓋。
如今,從“三航砼22”輪沿著甲板走下去,里面儼然“藏”著一套新型的廢砼處理系統:清洗攪拌設備的廢水經過污水處理設備分離、沉淀、壓濾等一系列處理后回收再利用,實現了廢水零排放。多措并舉為項目提升船舶管理、節能減耗打下了堅實基礎。
來源: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