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 通訊員 邱斌斌)一批風力發電機日前通過“聯動接卸”模式從太倉港運抵上海洋山港后出口,這批貨物共計356件,貨值2.25萬美元。為助力該批貨物順利出口,盡可能減少疫情對于出口的影響,洋山海關提前和碼頭公司、出口企業做好溝通,第一時間安排關員查驗,快速完成出口通關手續。
上海海關供圖
作為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條措施之一,以及上海海關落實《海關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重點舉措》的重要內容,洋山海關持續推進長三角“聯動接卸”監管作業模式,通過監管作業場所標準化改造提升、專班協調解決多式聯運集裝箱查驗和通關問題,大幅提升港口通關效率。
聯動接卸,是指將上海以外的港口作為上海洋山港貨物的接卸地和延伸地,進出口貨物通過駁船在兩港之間水路運輸,手續辦結后可在洋山口岸直接提離或出境,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可以充分發揮水路運輸優勢,大幅壓縮物流成本。疫情期間,該業務模式成為長三角鐵路、公路運輸的有益補充。
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海關累計監管“聯動接卸”模式出口12.80萬標箱, 進口1.79萬標箱。其中4月完成出口33159標箱,進口4772標箱,環比分別增長32.5%、143.7%;5月完成出口28845標箱,進口8026標箱,出口略有回調,進口環比增長68.18%,洋山-太倉港、洋山-蕪湖港“聯動接卸”業務量有較大幅度增長。
在有效提升上海及周邊地區港口碼頭集疏運能力的同時,“聯動接卸”作業模式也為企業降低物流費用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據相關貨主測算,相較于傳統的水水中轉模式,“聯動接卸”模式出口每標箱可節約物流成本400元,進口每標箱可節約200元。
圖文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