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正式通航以來,如東洋口港始終圍繞“產業港”定位,推動港口開發建設,堅持一切港口資源向產業項目傾斜,一切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服務配套產業發展,經過10多年的開發建設,港口設施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逐步在周邊港口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探索出一條差異化發展路徑。
連日來,洋口港陽光島南側液化品碼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G1碼頭區,一艘艘貨輪源源不斷地運來丙烯腈,保障后方產業區內的臺中化、法國愛森等企業原料供應;G2、G3泊位正在組織驗收工作;G4、G5新建區,50多名施工人員加緊吊裝作業,預計7月底交工。今年以來,液化品碼頭已累計接卸34艘船舶、約9.4萬噸液化品,為臨港產業區重大產業項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堅持港口為產業服務,突出錯位發展,這是洋口港在周邊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探索出的“如東路徑”。目前洋口港已擁有通用碼頭、液化品碼頭、中石油江蘇LNG碼頭等3座功能性碼頭,陽光島南北兩側7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航道以及陸島連接通道黃海大橋等一系列港口配套設施。眼下,服務配套金光項目的通用碼頭已順利改造完成,正在進行通航驗收。這座碼頭改擴建后,原有的萬噸級泊位升級為5萬噸級通用泊位,年吞吐能力也從80萬噸提升至300萬噸以上,可有效滿足臨港產業生產原材料和成品的水運需求。目前碼頭各項工作已進入掃尾階段,計劃于下半年配合重大產業項目同步運行。
作為長三角地區最具規模的LNG港口,2021年,洋口港口岸累計接卸LNG船舶87艘次,接卸總量718萬噸,折合氣態天然氣約100.5億方,累計外輸96億方,創開港以來最高紀錄。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黃金岸線再次推動如東外貿“逆勢增長”,截至目前,洋口港口岸共接卸來自澳大利亞、卡塔爾、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LNG船舶30艘次,接卸總量達280萬噸,進口額超百億元。除中石油江蘇LNG以外,“十四五”期間,洋口港還將開工建設國信LNG、協鑫LNG、華潤LNG等三個重大能源項目及相應輔助公用工程設施,布局4座LNG碼頭。
湯亞東告訴記者,洋口港將著力抓好“十四五”寶貴窗口期,全力打造國家級LNG能源島,并積極延伸LNG冷能利用、裝備制造等下游及配套產業,努力將洋口港打造成一座專業、特色的現代化港口。同時,還將繼續依托一類開放口岸優勢,加快黃海二橋、金牛碼頭區、三級疏港航道等重大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港口航道研究工作,打造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平臺,全面提升項目招引落戶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圖文來源南通廣播電視臺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