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貴州省思南港邵家橋港區正式開港,12艘貨船運載著6000噸水泥熟料從港區鳴笛起航,沿烏江水路直奔重慶涪陵進入長江。這是烏江復航后,貴州省首個投入運營的“港口園區化”項目,標志著貴州省烏江航運邁入常態化和穩定化發展新階段。
貨船在思南港邵家橋港區整裝待發。劉葉琳攝影
思南港邵家橋港區位于思南縣邵家橋鎮,距上游貴陽開陽港區190公里,距下游重慶涪陵港區35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港口規劃占地面積229畝,新建5個500噸級兼1000噸級貨運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328萬噸/年,項目總投資2.89億元,規劃為集大宗散貨、件雜貨、滾裝、集裝箱及旅游等運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港口。
目前,思南港邵家橋港區一期工程已完成建設,包括一個散貨泊位和一個多用途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180萬噸。港區規劃有臨港倉儲、保稅區及工業園區,當地政府正積極對港區后方陸域進行物流園區規劃,并將依托銅遵高鐵、涪柳鐵路等規劃,大力推進港口聯運、口岸一體化建設,全力實現港口貨物水陸聯運無縫銜接,為進一步發展成為黔北地區區域性港口物流中心創造條件。
據了解,思南港邵家橋港區是繼去年烏江余慶沙灣港、貴陽開陽港開港之后,貴州省開港運營的第三個港口,港口運營后將陸續形成長江上下游聯動、干支聯通、東西互補的發展格局,為“黔貨出山”開辟新的戰略通道,為“產業互聯”提供新的路徑選擇,也為貴州加快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支撐。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