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
青年,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有這么一群青年
以安全生產、青年當先為口號
以責任心鑄就安全魂
奮斗在安全生產最前線
展青年風采,引安全文明
他們!就是
青年安全生產崗的成員們
中交三航局株洲清水塘PPP項目
青年安全生產崗
項目現有職工119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員工99人,占比83%。
青安崗各負責人在熟知各項制度的前提下,對現場施工人員按照施工區域和工種進行劃分,因地制宜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宣貫,通過“現場實操”、“你問我答”等形式進行。
經過反復、多次講解,讓現場施工人員對安全生產制度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根本上筑牢安全生產的思想堤壩,確保制度落實的“規定動作”不走樣。
在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前提下,項目充分利用“安康云”群眾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系統,以“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活動為抓手,吹響安全守護的號角,逐步實現施工現場人員的全覆蓋。
項目肩負著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的重要任務,創新技術團隊作為清水塘土壤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和突破的核心,也同樣是青安崗將老工業區建成生態科技新城守護“綠色”發展目標的“特種兵”,為病骨支離的老工業區“治病”,通過別具一格的“資源化制磚”、“污水凈化”等“創新動作”,真抓實干,為守護城市的安全健康發展,助力清水塘實現“蝶變”不遺余力地努力著……
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
青年安全生產崗
數智引領,牽住安全“牛鼻子”
依托智慧深中BIM平臺和視頻監控中心,青安崗崗員輪流實時監控現場安全生產情況;利用實名制云端系統及虹膜門禁系統,建立工人數據庫,張貼人員二維碼帽貼,實現班組人員信息動態管理;設置西人工島塔吊監控防碰撞系統,增加入口指紋識別鎖及上部操作室人臉識別功能,確保專人專崗及群塔作業安全;利用深中通道安全風險動態管控系統,對重大風險源進行動態監測跟蹤,確保重大風險受控。
E9管節對接完成后,貫通測量結果顯示偏南15.2毫米,而測量塔系統顯示偏北25毫米,測量塔數據出現了嚴重失真,這對于毫米級沉管對接的標準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潛在風險。通過數據對比,青安崗團隊發現鋼殼管節會隨著水深受壓增加而發生一定程度的形變。
經過不斷試驗,崗員們針對沉管的特殊空間結構,提出“相機-光學靶標”布置方案,利用視覺系統實時精準跟蹤沉管管節在不同水深下的形變,就像是給近視的“變形金剛”戴上了一副矯正鏡,海底狀況一目了然。
中交隧道局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項目
青年安全生產崗
青年當先,引領大盾構事業
篤行務實,筑牢安全管理之基
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項目部通過強化基層能力建設、穩固安全生產工作、夯實基本功、做強專業化,做好標準化、做優數字化、做細精細化,積極開展技術創新。
青安崗崗員們言傳身教、身先士卒,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盾構掘進、管片防水、管片運輸、管片拼裝等工序,創造了盾構隧道十萬平方米不滲不漏的施工奇跡。
項目青安崗崗長帶頭對新進場青年員工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加強隊伍管理,提高青年員工素質。
通過“微分享”發起暖心教育,由青安崗崗員組織各班組開展“座談會”,讓班組主動來“分享安全”。會前10分鐘,由隊伍班組長談談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安全怎么保障、如何做到安全生產、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如何整改等,同時也會分享一些安全、健康、生活等小常識,實現安全生產與日常生活緊密融合,讓一線工人深切感受到項目的溫暖。
每季度項目深入開展各區域青安崗成員對標找差活動,主要對標施工現場標準化、施工過程精細化、施工人員規范化,相互拓展思路、找出差距、明確方向,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通過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從佩戴防護用品找錯誤、看圖識隱患、安全我來講等活動,切實提高各班組學技術、守安全的工作熱情。
總有人發問
現如今生活條件優渥
中國青年還有百年前那樣的覺悟嗎?
答案是肯定的,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擔當。
疫情之下,“90后”“00后”在疫情面前勇挑重擔,逆風成長,沖在抗疫前線。
扶貧路上,青年基層干部奔波忙碌,用青春之火堅守最需要的地方,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
北京冬奧會中,表現優異的運動小將詮釋拼搏精神,一人背后是一國,為祖國贏得榮光。
這足以表明,中國青年的血性不會褪去,中國青年的擔當永存心間。
用青春堅守初心使命,以青春助力安全生產,廣大青年職工應在明確自身崗位職責的前提下, 不斷夯實基礎理論知識,用辛勤的努力以及勤奮的汗水不斷提升自己,用實力讓人生煥發更光輝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