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黃沙水產旗下漁業公司3艘金槍魚延繩釣漁船正在開往中西太平洋斐濟基地的途中,這是“穗遠漁33”“穗遠漁35”“穗遠漁36”從山東啟程前往中西太平洋區域的第28天,也是回國維修的7艘漁船中首批復工復產的遠洋漁船。
據了解,漁業公司共有10艘遠洋漁船長期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捕撈作業,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漁船在海外無法進行維修和船級社檢驗。2021年9至10月,漁業公司先后調派7艘漁船搭載54名船員從斐濟回國,開展船只維修年審工作,剩余3艘漁船在海外繼續捕撈生產。
黃沙水產成立維修工作專班,明確任務和工作計劃,細化對策措施,組織開展維修項目立項、招投標、船員招聘、備航、捕撈項目手續申辦等系列工作;組建技術工作小組,漁業公司安排18人次駐場240天,開展漁船現場監修、自修和生產物資補給,完成自修項目37個。同時,工作組結合疫情動態,靈活調整備航場地,協調船級社提前登船船檢,盡量縮短停留時間。
此次啟航作業的3艘漁船于4月22日取得國際漁船安全證書,5月31日取得國家農業農村部遠洋漁業項目確認書。在市、區漁業主管部門和口岸部門及行業協會護航支持下,較快完成出境防疫檢測和口岸離境相關手續,加快實施復工達產工作,努力穩定遠洋捕撈生產。
今年以來,漁業公司按照黃沙水產工作部署,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統籌”,圍繞捕撈主業定位,精簡機構,強化漁業生產組織,實施精細化管理,努力穩定作業航次和產量。目前在斐濟正常作業的“穗遠漁38、39、40”船長們深挖海洋潛力,敏銳準確把握漁場訊息,及時趕赴漁場作業;船員們積極配合,完成放釣、下餌、收釣、脫鉤、清洗、入庫,提高魚艙存儲最大化。
據統計,今年1-5月,在中西太平洋海域的“穗遠漁38、39、40”漁船產量較好,單航次平均產量達135噸,同比增加近50噸,累計產量561噸,完成年度計劃43%。其中“穗遠漁38”船首個航次捕獲142噸漁獲,創造了漁業公司在斐濟作業單航次最高產量記錄。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