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交通運輸廳近日發布《海南省“十四五”交通運輸(公路水路)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表示,到 2025 年,海南港口全球競爭力顯著增強。形成“四方五港”現代港口群,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達到 80 個,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 3.5 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 750 萬TEU,基本形成覆蓋全國沿海各主要港口的內貿航線網絡及連接東南亞、輻射亞歐的外貿航線布局。
在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方面,《發展規劃》指出,海南交通運輸系統將全力保障全島封關運作。積極適應和滿足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需求,按照“一線放開、島內自由、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監管要求,加大對交通運輸軟硬件設施的改造力度,做好集疏運的銜接配套和交通流的運輸組織,全面提升交通支撐保障全島封關運作的能力。
同時,全力服務打造高質量發展三極。全面提升海口經濟圈交通發展能級,突出海口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定位,強化海口的門戶和樞紐功能,加速海港、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三亞國際郵輪母港建設,推動郵輪游艇產業加快發展,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體系,推進交通運輸與生態旅游的深度融合,增強交通運輸服務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支撐服務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打造海南高質量發展“第三極”。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推動儋州洋浦與海口、洋浦與那大城區的交通互聯互通、快聯快通,打造儋洋半小時交通圈和儋州洋浦與海口 1 小時交通圈。
《發展規劃》指出,海南將全力推進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建設。緊密結合洋浦港國際樞紐海港定位,著力打造洋浦港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國際航運樞紐。加快建設產業大港。圍繞大宗能源物資、新型石化、臨港先進制造業等發展需求,推進海口港馬村港區三期碼頭工程、洋浦港神頭港區、八所港建設。圍繞高端游艇及旅游裝備制造、糧食油脂加工及物流等發展需求,推進臨高金牌港區建設。
著力打造國際郵輪港。構建以三亞國際郵輪母港為核心、海口郵輪始發港為重要組成的郵輪港發展格局,逐步建設儋州海花島郵輪掛靠港等港口。重點建設三亞國際郵輪母港、海口國際郵輪始發港、儋州港郵輪碼頭工程,滿足國際主流大型郵輪停靠。
完善海運航線網絡。大力發展國際集裝箱航線,加大內支航線的發展力度。到 2025 年,力爭集裝箱班輪航線數量突破 80 條,其中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數量突破 30 條。積極與國際郵輪公司開展戰略合作,開辟跨國郵輪旅游航線,拓展環東南亞旅游郵輪始發航線,積極發展海南環島、南海游等郵輪航線。
在瓊州海峽綜合運輸通道建設方面,將加快提升通道過海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整合瓊州海峽港航資源,實現瓊州海峽港航高質量一體化。加快推進海口港新海港區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完善配套客運服務功能。推進海口港新海港區航道及通航水域拓寬工程建設。推進跨瓊州海峽高鐵過海工程,做好湛海高鐵過海配套碼頭工程的規劃研究。積極研究推動瓊州海峽跨海橋隧通道。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