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取消和調整了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領域,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設定的53個罰款事項,其中,取消29個罰款事項,調整24個罰款事項。
這些罰款事項主要集中在與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領域,取消和調整的目的是,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決定》明確了這些罰款事項的名稱、設定依據、處理決定和替代監管措施。
其中,涉及水運領域的罰款事項取消4項,調整8項,取消的罰款事項包括:
取消對從事水路運輸經營的船舶,未隨船攜帶船舶營運證件的罰款,替代管理措施為,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行查驗和監督。
取消對在船工作期間,未攜帶規定的有效證件行為的罰款,替代管理措施為,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行查驗和監督。
取消對船長未保證船舶和船員攜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書行為的罰款,替代管理措施為,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行查驗和監督。
取消對未按照規定,隨船攜帶或者保存船舶現場監督報告、船旗國監督檢查報告、港口國監督檢查報告行為的罰款,替代管理措施為,通過信息化等手段進行查驗和監督。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行政管理秩序和公共利益,《決定》強調,罰款事項取消后,確需制定替代監管措施的,有關部門要依法認真研究,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創新和完善監管方法,規范監管程序,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務院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組織清理其他領域的罰款事項,目前有關工作已經同步開展。
國務院有關部門將對應當清理的罰款事項,及時予以取消和調整,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圖文來源 中國航務周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