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中國企業正式參與運營,比港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單。統計數字顯示,比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從2010年的88萬標箱增長至2019年的565萬標箱,全球排名從第93位躍升至第25位,成為地中海第一大港。
希臘人塔索思·瓦姆瓦基季斯已經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簡稱“比港”)工作了約半個世紀。對他來說,比港就是第二個家。
從16歲加入到比港的海運事業,瓦姆瓦基季斯親歷了比港的興盛、衰敗和復興,尤其對比港近年來的巨變深有感觸。
在希臘語中,比雷埃夫斯意為“扼守通道之地”。自公元前400多年建港,它就一直是希臘的重要港口,佇立在女神雅典娜護衛著的城市一隅,守望著歐洲的“南大門”。隨后的兩千多年里,比港的命運幾經波折,最近一次大“風浪”出現在十幾年前,受危機影響,比港面臨業績虧損、客戶流失、設備老化等系列問題,大批船東棄港而去……
隨著中國投資者的到來,比港迎來了轉機。在2008年獲得比港二號、三號集裝箱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后,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以下簡稱“中遠海運”)于2010年正式接管兩個碼頭并開始營運。
瓦姆瓦基季斯是首批加入這一管理團隊的希臘員工之一,一直擔任中遠海運港口比雷埃夫斯碼頭有限公司(PCT)的商務經理,由此開始見證比港一段新的發展歷程,并為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遠海運在比港最初的營運工作十分艱巨,碼頭設備老舊不堪,而且設備保養和維修也因缺少資金而停滯。中遠海運從國內派出優秀技術和管理人員,同希臘當地員工一道,共同努力把港口的營運逐步理順。
每當有人問及中遠海運這十多年來對比港碼頭項目的經營管理情況時,瓦姆瓦基季斯總會欣慰并自豪地回答說,比港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已完全從中國投資者接手碼頭之前的困境中走了出來。
“我們現在談論的其實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比港,現在港口擁有了新設備、新基建和新技術。”瓦姆瓦基季斯說。
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2016年,中遠海運又收購了比港港務局多數股權,新成立了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PPA)接手港務局經營,中遠海運對比港的運營范圍也從二號、三號碼頭擴大至整個比港。2021年,中遠海運順利完成與比港港務局的第二期股權交割,至此,中遠海運完成了對比港港務局67%股權的收購。
自2010年中國企業正式參與運營,比港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單。統計數字顯示,比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從2010年的88萬標箱增長至2019年的565萬標箱,全球排名從第93位躍升至第25位,成為地中海第一大港,對希臘的直接經濟貢獻超過6億歐元。
2019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希臘,瓦姆瓦基季斯作為當地員工代表之一獲習近平主席接見。他記得,習近平主席在參觀比港時表示:“百聞不如一見。今天來到比港,親眼看到了這里的發展變化。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
“習主席同我們親切交談,就如同老友一般。一個偉大國家的領導人能夠如此平易近人,我很感動。”瓦姆瓦基季斯說。
瓦姆瓦基季斯還曾在2017年作為比港明星員工來到北京,參加了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我認為‘一帶一路’對希臘非常有利,我們應該全力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他說。
在瓦姆瓦基季斯看來,比港作為希臘和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都有重要意義。他介紹說,迄今為止,中遠海運對比港的投資已經為當地創造了超過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以及數以千計的間接就業機會,并通過投資、稅收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為希臘社會作出貢獻。
中希雙方的合作為之后比港渡過又一輪危機提供了保障。自2020年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受此影響,2020年和2021年比港集裝箱吞吐量出現小幅下滑,但仍是地中海乃至歐洲地區表現搶眼的港口之一。瓦姆瓦基季斯認為,正是希中兩國近年來的成功合作幫助比港成功抵御住了疫情的沖擊。
此外,連接比港和中東歐國家的中歐陸海快線也在近幾年取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形成了“一帶一路”在歐洲的一抹亮色。
中歐陸海快線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它以比港為橋頭堡,將從中國及西太平洋沿岸其他地區運來的貨物通過希臘鐵路向北運輸,經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到達匈牙利、捷克等中東歐國家,比傳統的西北歐貿易通道縮短了7~10天運輸時間,這也是目前陸海快線最主要的一條通道。
近3年來,陸海快線依托比港豐富的海運支線資源連接歐洲鐵路,正在不斷推動歐洲區域海鐵聯運,為中歐之間供應鏈形態的多樣化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除比港主通道外,陸海快線還陸續建立了克羅地亞里耶卡港通道、西班牙瓦倫西亞港通道和意大利里雅斯特港通道。中歐陸海快線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旭東在采訪中告訴《環球》雜志記者,2017年陸海快線公司成立時,當年箱量為3.3萬箱,2021年箱量已增長至15.29萬箱,2022年上半年已完成箱量9.1萬箱。
蘇旭東介紹說,傳統上,發往歐洲的貨物一般都是先通過海運至德國漢堡港、荷蘭鹿特丹港和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等,再轉鐵路運輸到其他歐洲國家,而現在陸海快線直接從比港打開了一條南北向通道,使得中東歐地區的貨物第一次能夠通過這條通道直接進出,開始打破歐洲傳統貿易地圖線路的長期壟斷。
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此前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企業對比港的投資不僅促進了希臘的繁榮,也有利于中國和歐盟關系,目前比港已成為中歐雙向的主要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
“我認為歐洲和中國有許多大有可為的合作領域,‘一帶一路’應該成為建立新關系的倡議、建立新的歐盟與亞洲尤其是與中國的未來關系的倡議。”帕潘德里歐說。
圖文來源 2022年9月2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9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