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凌晨,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混凝土梁斜拉橋——廣汕鐵路增江特大橋主橋成功合龍。
增江特大橋為廣汕鐵路控制性工程,位于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境內,全長2569米,其中主橋采用雙塔斜拉橋,主跨260米跨越增江主航道,主塔采用鋼筋混凝土H型橋塔,塔高100米。大橋合龍后,標志著廣汕高鐵建設將進入全線軌道鋪設階段。
拼著積木把橋造:該橋是世界上首次應用節段預制拼裝技術的鐵路混凝土梁斜拉橋。節段預制拼裝就是將大節段的混凝土梁體在工廠內預制完成,像“拼積木”一樣在現場拼裝起來。這樣既可極大地縮短建設周期,又可實現大橋智能化、標準化、模塊化的裝配式建造。
給梁體添加“混紡”高科技:為了適應梁體節段預制的特點,設計中還采用了“混紡”技術。
正如在衣服面料里同時摻入棉和聚酯纖維,兼具棉的透氣和聚酯纖維的柔順,梁體中也同時采用了兩種類型的預應力筋——精軋螺紋預應力鋼筋+預應力鋼絞線,精軋螺紋預應力鋼筋可以靈活布置,預應力鋼絞線又可以減少“松弛”,讓“皮筋”一直處于繃緊狀態,持久有效。
通過設計團隊的巧思構想,這種梁體預應力筋“混紡”設計,極大地改善了結構受力特點,保證了橋梁更加安全、經濟、合理。
新時代的“榫卯結構”:積木搭接起來后,如何保證它們緊密連接?
設計團隊從古代榫卯結構中獲得靈感,創新性地提出了“大齒塊剪力鍵構造設計”——在梁體節段中采用大齒塊構造措施,“積木”之間如卯榫般凹凸咬合,緊緊連接在一起。
結合增江特大橋的結構特點,自2019年12月,鐵四院全力展開技術攻關,攻克了5大技術難題,完成了國鐵集團重大課題“廣汕高鐵大跨度節段預制拼裝混凝土斜拉橋關鍵技術及智能化研究”,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經驗。大橋科研攻關組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申請國家專利6項。
增江特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應用節段預制拼裝工法的鐵路混凝土梁斜拉橋,大大推動我國鐵路混凝土斜拉橋建造技術和混凝土梁節段預制拼裝工法的發展。
圖文來源: 中國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