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青島港剛公布不久的半年報,上半年青島港實現業務量、經營業績雙增長。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內疫情反復,需求減弱,成本上漲、給港口行業發展帶來重重壓力,2022年上半年,中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微增0.1%,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3.0%,在此背景之下,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實現9.7%、11.6%的增長,跑贏全國港口增速,逆勢發展的亮眼成績,彰顯了港口腹地經濟的穩健,反映了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邁入融合發展新階段帶來的嶄新機遇。
9月10日當日,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11個泊位全線開工,5條300米以上大船一字排開。400余名干部職工通過精細組織、周密計劃,將原本需要65-70個小時完成裝卸的“地中海思辛”輪,縮短至55小時,以單船在港裝卸箱量21515TEU,創今年單船最大作業量;自動化碼頭全力打好突船疏港大會戰,300米以上船舶“森羅上海”輪比原計劃提前3小時離泊。
8月30日,青島港(601298.SH,06198.HK)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2022年上半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15億噸,同比增長9.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6%;實現營業收入99.46億元,同比增長1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11億元,同比增長6.0%,業務量、經營業績實現雙增長;凈資產收益率6.34%,連續六年在全國港口行業名列前茅,盈利能力顯著優于其他沿海上市港口。
港口是經濟的晴雨表,山東港口青島港業績閃亮對于拉動青島乃至山東的經濟增長功不可沒,青島港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集裝箱業務板塊、干散貨業務板塊均在市場開拓方面取得新突破,海向新增航線15條,陸向新增4個內陸港,發揮海鐵聯動優勢,推進貨源腹地公路轉鐵路、公路轉水路等“門到門”服務,增開加班船超過400余艘次;累計開發干散貨新客戶19家,貨源增量超百萬噸。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山東自貿區、上合示范區、RCEP等政策疊加賦能,為青島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使得青島港作為沿黃流域“出海口”和對外開放“橋頭堡”的作用持續釋放。今年上半年,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分別增長4.2%、13.7%,彰顯了政策賦能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和對港口發展的利好。
山東省港口集團對發展“龍頭”青島港給予大力支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等,積極爭取航線補貼,持續海向增航線、擴艙容、拓中轉,陸向開班列、建陸港、拓貨源,中轉箱量同比增長18.9%,全力提速“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建設,有力提升了整體市場競爭力。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2022年上半年,青島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三位,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外貿吞吐量保持全國沿海港口第二位、北方港口第一位。
大船頻靠,上半年青島港實現業務量、經營業績雙增長。
隨著港口高質量發展,業態創新越來越成為拓展增長點的重要因素。青島港中期業績公告中,各業務板塊業態創新可圈可點:干散貨方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創新重點礦山客戶混礦業態,增加新型礦石品種,實現增量超50萬噸;液體散貨方面,中國北方唯一低硫燃料油期貨指定交割庫投入運行,入庫交割量全國占比達50%,并成功開啟保稅燃料油混兌業務;借助自貿區等國家政策賦能優勢,青島船供油市場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船供油完成213.5萬噸,同比增長10.5%。
新興業態發展離不開提倡創新、鼓勵創新的氛圍支持、環境保障。自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以來,貫徹落實“三個滿意”“三個更加”服務理念,與各級黨委政府的關系更加密切,青島市有關部門圍繞“經略海洋”等部署,建立“頂格推進”的營商環境工作體制機制,為青島港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青島口岸在2021年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綜合得分位列最優等次。在各方大力推動下,“區關港”聯合研究中心常態化創新成效顯著,2022年上半年,青島港落地集裝箱“進口‘船邊直提’、出口‘抵港直裝’”等創新舉措30余項。
山東港口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為轉型升級提供新的助力,在RCEP協定生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政策賦能下,青島港與山東港口各板塊集團相互助力、相輔相成,“碼頭+物流”深度融合,新興主業發展引發倍增效應,成為助推傳統裝卸主業高位發展的關鍵。
加強市場開發,爭攬新航線和加班船,2022年上半年班輪代理業務量同比增長11%;積極開發客戶資源,延伸物流服務鏈條,2022年上半年散貨代理業務量同比增長6.2%;有序推動場站業務協同發展,2022年上半年操作量同比增長2.2%。
得益于山東省港口集團及下屬港口、板塊公司的大力支持,青島港不斷延伸服務鏈、產業鏈,碼頭裝卸、運輸、場站、代理、保稅、倉儲、查驗等一體化增值服務體系加快構建,現代物流產業集群不斷擴大,有力促進港口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高效的經營管理是確保公司穩健發展的關鍵因素。青島港先后榮獲國家質量管理獎、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全國首批“綠色港口”、亞洲品牌500強等榮譽稱號。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發布調研報告,將青島港推樹為國內世界一流港口五大示范標桿之一,青島港培養了以“改革先鋒”許振超,“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皮進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郭凱,全國三八紅旗手李永翠等為代表的先模群體,2022年上半年,榮獲省部級以上榮譽共計85項。
先模輩出的團隊彰顯了公司的經營管理基礎。今年以來,在山東省港口集團支持下,青島港持續提升服務軟實力、發展硬支撐,助力各業務板塊跨越發展。
青島港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液體散貨處理及配套服務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2%,主要為董家口港區新建原油碼頭釋放產能,液體化工碼頭及配套的原油商業儲備庫投產,裝卸、倉儲業務收入和利潤增加。今年上半年,青島港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董家口港區北三突堤5-6#泊位、北二突堤3-4#泊位等陸續投產,碼頭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國家“雙碳”政策,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6月28日,在“德翔許明”輪作業中,自動化碼頭橋吊橋吊最高單機作業效率達到67.76自然箱/小時,平均單機作業效率達到了60.18自然箱/小時,效率一舉提升14.2%,第九次刷新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在不斷增強硬實力的基礎上,山東港口融合發展使得資源優勢進一步放大。今年以來,山東省港口集團瞄準“權益趨同、組織高效,協同有力、步調整齊,轉型發展、質量優先”的一體化融合發展格局,持續發力,強化資源統籌調度,青島港發展“如虎添翼”。
2月26日,原本計劃在日照港卸貨的“榮譽”輪,在尊重客戶選擇、尊重客戶體驗的基礎上,經過山港融公司宏觀調配,靠泊董家口港區董礦公司D4泊位,這正是立足全面融合,更好地匹配兩港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務的典型案例。
把資源放在最合適的位置,讓資源發揮最大的效能,隨著全面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青島港與山東省港口集團下屬港口、板塊公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資源共享、作業共享、信息共享,實現物流通道更暢通,更能滿足腹地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依托服務優勢,上半年河南、山西地區市場實現新突破,鋁礬土進口量同比增長34.3%,鋁礬土業務凈增量超百萬噸。
成績不易,未來可期。面向未來,青島港將借助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的時代機遇,以“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為目標,搶抓政策紅利,持續深化改革,堅持業績為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圖文來源 齊魯壹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