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隨著最后一個組塊在海油工程青島場地交付啟航,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項目墾利10-1三座組塊全部實現陸地建造完工,標志著我國最大規模海上岸電應用項目建設取得關鍵進展,對于促進我國海上油田綠色開發、保障國家“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渤海油田岸電項目二期工程,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項目是目前我國最大規模海上油田電能替代和智慧油田建設的先行項目。項目通過將陸地高壓電傳輸至海上,供海上油田生產使用,大大降低以往海上油田“自發電模式”帶來的原油和天然氣消耗,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可精簡平臺規模,降低對進口發電機組的依賴,有效縮短海上油田工程建設和調試周期,從而降低邊際油田的開發經濟“門檻”,加快油氣產能建設速度。
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項目共包含4座導管架和4座組塊,總重量約21500噸。本次完工裝船的三座組塊為渤中34-1、渤中35-2和墾利10-1三座電力平臺組塊,總重約13400噸,每個組塊分4層甲板和1層飛機甲板設計。其中,最大的組塊高度相當于10層樓,投影面積相當于6.7個籃球場大小。
按照規劃,渤海岸電應用工程分三期實施,將在河北、山東、遼寧區域建設5個陸地開關站,8個海上供電樞紐平臺,搭建起總接入規模達980兆瓦、覆蓋渤海7個油田區域150余座生產設施的電力網格。山東區域的渤中34-1、渤中35-2和墾利10-1三座電力平臺組塊計劃于2022年12月中旬投產送電,項目投產送電后將為渤海油田渤中28-34、渤中35-2區域、墾利10-1區域現有油田及正在建設的墾利6-1油田提供動力支撐,為渤海油田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能源動力,為中國海油智慧油田建設夯實基礎。
(記者 白曉 報道)
圖文來源 大眾日報客戶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