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現代重工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韓國造船海洋與全球能源巨頭殼牌公司(Shell)以及韓國斗山集團子公司斗山燃料電池公司(Doosan Fuel Cell)、斗山集團全資北美子公司HyAxiom、DNV簽訂了建立船用燃料電池實證聯盟的合同。
韓國造船海洋副會長賈三鉉、韓國造船海洋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金成俊、殼牌航運與海事高級副總裁Karrie Trauth、斗山燃料電池公司副社長齊厚碩、HyAxiom社長鄭亨樂、DNV韓國和日本區域經理Vidar Dolonen等相關人士出席簽字儀式。
根據此次合同,由韓國造船海洋建造、殼牌運營的17.4萬立方米LNG船將搭載作為船用輔助動力裝置的600千瓦(kW)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從2025年開始在實際貿易航線上進行為期1年的實證測試,并計劃在此基礎上,長期開發并供應可以應用燃料電池推進動力源的高效環保船舶。
按照合同分工,由韓國造船海洋負責實證船舶的建造以及船用SOFC安裝、船舶系統的優化及整合作業,由殼牌負責實證船舶的訂造、管理和船舶運營,由斗山燃料電池公司和HyAxiom負責船用燃料電池的開發和供應,由DNV負責進行基于實證船舶結構(船型)和船用燃料電池設備檢驗的船級社認證。
韓國造船海洋副會長賈三鉉在合同簽字儀式上表示:“以此次實證為契機,公司將搶占新一代環保船舶技術高地,率先推進海洋脫碳化。”殼牌航運與海事高級副總裁Karrie Trauth表示:“期待通過此次合作,盡快提高船舶減碳的效率。”
據了解,船用燃料電池是利用氫氣、LNG等原料生產電力的高效率發電源,不僅可以代替現有的船舶發電用發動機,還可以代替船舶主發動機,通過能源管理系統(EMS)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其比現有的船用發動機能提高約40%的發電效率,硫酸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等各種污染物質的排放量較少,同時還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屬于環保船舶時代的核心技術。國際海事組織(IMO)已提出到2050年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比2008年減少50%的計劃,因此,被評價為未來環保能源的船用燃料電池市場有望在2030年前后全面擴大。
今年2月,斗山燃料電池公司與殼牌、韓國造船海洋簽訂了船用燃料電池實證業務合作意向書(LOI);今年7月,三方正式簽訂了成立船用燃料電池開發及實證聯盟的合同。據國際船舶網了解,該聯盟的計劃是,將600kW船用SOFC作為船用輔助動力裝置在實際貿易航線上的船舶上運行1年以上,并對系統進行優化改進。斗山燃料電池公司計劃,到2024年為止完成船用燃料電池系統的開發和船級社認證,2025年投入市場。三方還計劃今后將船東和船級社也納入聯盟中。
據悉,斗山燃料電池公司正在開發的中低溫SOFC的電力效率高,在620℃的溫度下使用壽命相對較長。該公司計劃到2023年為止開發出中低溫SOFC,并在新萬金產業園區建成50MW生產規模的工廠,形成量產體制,隨后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進軍發電用SOFC和船用SOFC市場。
此外,現代重工集團為了推進陸上及船用燃料電池事業,還正在開發SOFC相關的自主技術。(王楚)
圖文來源 國際船舶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