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隨著最后一根鉆孔灌注樁順利澆筑,標志著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三亞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項目科考船泊位樁基施工全部完工,全面轉入碼頭上部結構施工。
高樁碼頭樁基需要完成123根直徑10米的灌注樁,全程采用沖擊鉆成孔施工工藝。據了解,復雜海域拋石堤上樁基施工面臨著塊石層裂隙極多,灌注樁易滲漏等施工難題,同時,項目建設現場距離5A級風景區,國內著名山海名勝--大小洞天風景區直線距離不超過兩公里,環保要求極高。
針對復雜地質和環保要求高的難點,項目團隊利用技術優勢,創新發明了多種裝置。其中一種是鉆孔灌注樁快速止漏漿裝置。據項目負責人譚永安介紹,該海域施工時,由于巖層的節理和沖擊鉆對巖石的擾動極易造成裂隙產生。“就如同用一個滿是小孔的杯子去接水,水流自然很快就消失了。”譚永安說道。而這一裝置帶有圖像傳達系統,就像“帶導航的注射器”一樣,輕輕一噴,就可利用空壓機將由優質膨潤土和水泥等化學速凝劑精準地噴射在泥漿泄露位置,迅速形成擴大強硬護壁,堵住泄漏位置。
此外,項目部技術團隊還通過研發的錐形擴孔器、泥漿循環裝置、深層補漏設備等創新成果,達到了泥漿“零泄漏、零污染”的效果,成功地解決了破頑石、保環境、止漏漿等施工難題。不僅縮短了工期,還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逐步完善復雜海域拋石堤上鉆孔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為類似樁基施工提供了經驗。
據悉,三亞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工程作為國內在建的“首座公共科考碼頭”項目,該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科考船泊位及科考船保障泊位、下水滑道和船臺等。建成后面積約6.59萬平方米,由科考碼頭區和科考船保障區組成。項目建成后填補國內“公共科考碼頭”資源空白。公共科考碼頭是全國唯一承載對外開放公益性科考保障的海港,也是承接海南自貿港政策的重要窗口,對海南省打造世界性自貿港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余楊明 劉雄
圖文來源 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