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位于珠海市區西南的洪灣港、西域碼頭,一艘艘貨輪徐徐入港,卡車往來穿梭。
憑借優質的服務和便利的通關,洪灣港區已成為珠海市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水運口岸。作為洪灣港、西域碼頭的主管海關,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以提升港口通關效率為重要發力點,助力地方外貿及大灣區建設提質增效。近日,在灣仔海關監管下,一艘滿載空調、整流器等貨物駁船自洪灣港碼頭啟航,前往深圳蛇口碼頭。運用“大灣區組合港”模式,貨物運抵蛇口碼頭后,直接搭載國際船舶運往國外。
“‘組合港’通關模式下,貨物只需要在起運地進行‘一次申報、一次放行’,無需在樞紐港‘二次申報’,有效簡化了通關流程,貨物在港口間的運轉調撥更加快速便捷。”珠海國際貨柜碼頭洪灣有限公司經理陳東介紹說。據碼頭方提供數據,近一年來,“洪灣—蛇口”航線組合港模式下累計出口集裝箱吞吐量已超5200標箱,有效提升洪灣港區的物流效能。
持續推廣“大灣區組合港”是灣仔海關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助力外貿降成本、提效率的一個縮影。該關制定落實促進外貿保穩提質20條細化舉措,其中聚焦企業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產業鏈供應鏈受阻等突出問題,以“保暢通”作為重要發力點,持續推進實施24小時“提吉還重”業務模式,全面推廣應用“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通關改革便利措施,指導企業綜合運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便捷通關模式,保障產業鏈物流鏈循環暢通,積極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1-9月,該關共監管供港澳出口砂石船舶2613艘次,快速驗放供港澳砂石超1200萬噸,助力港澳多項大型工程建設。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許曼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童丹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