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大中華區乃至整個亞洲地區,馬士基的工作重心一直是出口海運業務及相關物流服務,把中國及亞洲制造的商品運輸至西方及其他地區的消費市場。而現在中國及亞太地區本身已經成為大型消費市場,我們需要強大的全渠道履約服務能力,為這里重要且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提供服務支持,并在我們與中國和亞洲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前夕,馬士基大中華區總裁吳冰青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書面專訪時作出上述表述。
11月2日,A.P.穆勒–馬士基(以下簡稱“馬士基”)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總營收2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05%。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109億美元,同比增長56.45%,高于市場預期。息稅前利潤(EBIT)為95億美元,同比增長61.75%。
A.P.穆勒-馬士基是一家綜合性的集裝箱航運物流公司,隸屬于A.P.穆勒集團,擁有約10萬名員工,業務遍布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馬士基于1975年首次進入集裝箱運輸領域,多年來一直是航運業領軍企業,經常建造大型、具有突破性的船舶,引領行業發展。
截至目前,馬士基集團在大中華區共有約1.8萬名員工,分布在30多個城市,為2萬多客戶提供服務。
尋求傳統海運業務突破點,繼續加強物流與服務業務的投入力度
“2022年馬士基整體戰略轉型仍然保持強勁勢頭,海運、物流與服務、碼頭業務是馬士基集團的三大業務。”吳冰青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道,在主營的海運業務方面,因歐美港口仍存在擁堵情況,馬士基在中國并未大幅調整航線運力,而是更聚焦于利用這段時間調整自己的航線頻次,為客戶減少因碼頭擁堵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和貨物延期產生的影響。
沿海捎帶業務方面,吳冰青表示,在2022年初,馬士基成為在中國首個獲得沿海捎帶試點許可的外國班輪公司,并在5月31日成功開展了試點業務。通過近半年努力,馬士基已經規劃了穩定的經洋山港中轉至天津和大連的進口業務。
據了解,國際干線沿海捎帶運輸是指遠洋船舶在中國沿海港口之間捎帶運輸外貿集裝箱貨物。
“與過去在國外港口進行中轉的運輸路徑相比,這些進口業務通過現有航線網絡的沿海捎帶運輸路徑,把客戶的整體交貨周期縮短了7到20天,同時優化了公司現有船舶的艙位利用率。接下來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并且穩定開展進口方向的沿海捎帶業務,同時盡快落實出口業務的試點工作。”吳冰青向澎湃新聞記者補充道。
“馬士基中國在物流與服務業務上將加大投入力度,推進綜合物流戰略轉型,不斷發展陸側運輸網絡。”吳冰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在大中華區,馬士基擁有將近80條內陸海鐵聯運線路及30多條水路駁船路徑,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內陸運輸產品。同時不斷開拓并發展中國連接亞太地區及歐洲的跨境鐵路聯運業務。
今年8月31日,馬士基完成收購合同物流公司LF Logistics,以增強在亞太地區的全渠道履約服務能力。
“目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相關人員、業務之間的溝通與了解,逐步融合為一個團隊。”吳冰青告訴記者,收購完成后,全球范圍而言馬士基集團新增了223個倉儲配送中心。在大中華地區,馬士基增加了73個倉儲配送中心以及超過150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
對于未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吳冰青表示,馬士基即將在上海市臨港新片區投資建設自動化、數字化、多渠道、多功能(Omni-channel)的國際物流分撥及配送中心,這將為馬士基全球客戶以及臨港新片區、長三角地區的客戶提供個性化、一站式的服務。
馬士基近年來正向“海陸空”綜合物流戰略轉型,今年4月宣布成立馬士基航空貨運公司(Maersk Air Cargo),6月完成收購擁有完善空運網絡的全球貨運代理公司翼源國際(Senator International)。
“我們的組織架構整合已經完畢,將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空運服務。”吳冰青表示,“馬士基的目標是自有運力達到年空運運力三分之一,這將通過組合自有和租賃飛機來實現,其余運力將由戰略性合作的商業航空公司和包機運營商承擔。馬士基采購的3架波音767全貨機在今年第四季度會陸續進入市場,中美航線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開始運行。”
航運物流市場逐步恢復正常,但仍呈現出其他增長點
今年以來航運即期市場整體運價普遍下跌,對于運價的發展趨勢,馬士基在11月2日發布的三季報中提到,在需求下降和供應鏈擁堵緩解的推動下,運價在今年第三季度已經逐步恢復正常化。
“正如此前預期,海運業務的利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下降。目前長協訂單占馬士基海運業務七成左右,這一占比隨著供需情況不斷變化。”吳冰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對于航運市場的降溫,吳冰青向記者進一步表示,馬士基致力于打造綜合性、端到端航運物流服務,而非僅限于傳統集裝箱港到港的運輸服務,所以面對集裝箱市場的波動及即期運價下跌的淡季市場,馬士基會繼續探索,為客戶提供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任何市場情況下應對供應鏈挑戰。
“航運物流市場仍呈現出其他增長點,尤其是亞洲區域內航線和遠洋航行相結合會是更多客戶的需求所在。”對于航運市場的發展趨勢,吳冰青表示,“航運物流業在本質上具有全球屬性,國內的航運物流市場趨勢和全球是同步的,所以數字化、標準化、綜合化和綠色低碳化也是航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這和我們在中國所看到的相一致。”
對于航空市場的展望,吳冰青表示,預計未來依然伴隨著諸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如俄烏沖突、能源危機、力求改善的歐美零售業高庫存問題,消費者購買力等。客機腹艙載量將逐步恢復,預計2023年整體運力將相對充分。
“上海不斷為物流外資企業提供貿易便利。”談及上海的營商環境,吳冰青表示,近幾年來,上海政府實施了貨物預申報、港口基礎設施升級、海關管理優化和公布收費標準等措施,使進出口貿易更加便利。同時,上海落實口岸降費、規范收費政策,為進出口企業降低物流費用,還進一步簡化通關程序。
吳冰青認為:“對于國內很多消費者來說,進博會是一個豐富購物選擇、降低采購成本的絕佳窗口;對于中外企業客商來說,進博會則是拓展業務、擴大合作的絕佳舞臺。此次參會,馬士基除了進一步拓展進出口業務,還將展示公司在綠色脫碳方面的領先舉措。”
吳冰青進一步闡述馬士基參加進博會的緣由,“目前我們在全球范圍內與多個合作伙伴達成綠色燃料協議,這其中三家來自中國。中國在生產可持續甲醇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我們希望通過進博會這個開放的平臺尋求綠色燃料合作伙伴,為實現更環保、更可持續的貿易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