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中遠海運喜馬拉雅輪是北部灣港史上靠泊作業最大的集裝箱船舶,本次作業也是北部灣港歷史上第一次集裝箱單船作業量超過1萬標箱。中遠海運喜馬拉雅輪的成功作業,標志著北部灣港已經完全具備了常態化接卸超大型集裝箱船舶的能力,對于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此次中遠海運“喜馬拉雅輪”作業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開港以來單船作業量最大、連續作業時長最長的一次作業,總計時長50多個小時,是自動化碼頭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段考。
接到作業任務后,公司團隊進行周密策劃安排,制定科學嚴謹的裝卸作業和船舶靠離泊方案,調配5臺岸橋、30臺IGV、16臺軌道吊進行作業,進行碼頭水域觀測與潮汐資料收集,對船舶靠離泊、疫情防控、裝卸作業、作業人員配置等做了完備計劃。各部門班組密切配合,謹慎作業,確保船舶通航安全和碼頭作業運營安全。最終,在40尺箱比例90%的條件下,橋吊平均效率達到23.4自然箱/時,橋吊最高效率達到54.2自然箱/時,船舶效率達到106自然箱/時,最高單班箱量2563標箱,最高晝夜箱量4803標箱,打破了欽州集裝箱自動化碼頭啟用以來的多項作業效率紀錄。
此次作業的順利完成,充分驗證了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創新型堆場U型布局模式在海側高壓力作業情況下的優勢;充分驗證了欽州自動化碼頭基于軟件定義、數據驅動設計的自動化流程體系的科學性;充分驗證了欽州自動化碼頭構建“一硬、一軟、一網、一平臺”碼頭信息物理系統的穩定性;充分驗證了欽州自動化碼頭平均年齡只有26歲這個年輕的一線作業團隊的承壓能力和戰斗力。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