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記者從煙臺海事局獲悉,在該局指導幫助下,我國北方海區首個海上風電自主監控管理系統在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風場正式投入使用。
海上風電場用海面積大,距岸距離遠,傳統管理手段效能發揮差,周邊通航水域狀況感知難,異常行為處置手段弱,如何強化風電場營運期水域通航安全管理,保障海上構筑物及船舶航行安全成為海事與業主單位的共同關注的問題。
煙臺海事局靠前服務,在海上風電場建設籌備階段,與華能煙臺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次開展座談,就探索建設風電場營運期自主管理系統、統籌海事監管與企業管理需求等事項進行磋商,最終決定以“海事監管+風場自管”模式建設自主管理系統,力求實現“動態感知+智能預警+聯動管控”。
據介紹,該系統通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小目標雷達系統及監控系統(CCTV)對海上物標進行全面感知、識別、跟蹤,智能化判斷風場水域船舶的通航安全,利用甚高頻語音及AIS短報文對進入風場區域的船舶自動預警提醒,實現企業對風電場及周邊水域的信息掌控,為企業日常自主管理提供了有力抓手,保障了海上風機及海纜安全。
同時,風電場的CCTV及雷達信號源接入煙臺海事局動態監控系統平臺,填補煙臺南部海域海上目標識別的空白,突破傳統海事監管盲區,是海事監管與企業自主管理互補的有益探索,拓展了對海上風電的監管途徑,為實現海事管理零盲區、全覆蓋、大交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