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內,機車轟鳴、裝卸有序,10輛叉車在一節節貨廂里穿梭進出,數百噸貨物陸續裝運完成。
新疆新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貨場負責人鄧松說:“我們將當地的2560噸玉米和小麥通過汽運的方式轉到公鐵物流園,再通過公鐵物流園運往四川成都。”
新疆新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今年4月入駐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后,已將博州本地近6萬噸糧食和飼料運往內地,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以往企業主要靠公路方式運輸,運距長、費用高,給長途運輸帶來諸多不便。“現在通過鐵路運輸,成本降低了10%,運輸時效提升了20%。”鄧松表示。
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勇說:“我們充分發揮精河安阜鐵路專用線整列發運貨物的效率優勢,吸引了博州、伊犁州及塔城地區玉米、小麥在精河集結,發往疆內外各地,2022年已發運糧食30萬噸。”
今年以來,精河縣加快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結合區位交通優勢,以公鐵多式聯運為依托,實現公路物流和鐵路物流無縫對接和有機結合,形成了聯通歐亞和暢通內陸的物流樞紐“咽喉”。
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副主任趙強說:“目前,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安阜鐵路專用線中歐(中亞)班列集結的貨物主要有百貨、服裝、化工品、汽配、設備等,集裝箱日常保有量4列以上,吞吐能力達1.5萬噸,成為了集裝箱租賃中轉基地。同時,精河縣棉花公鐵聯運運輸及倉儲年產值達2600萬元以上,已實現棉花種植、扎花、紡織、期貨倉儲交易、公鐵聯運運輸等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通車運行后,緊緊圍繞“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潛力,不斷增強“內循環”能力,提升“外循環”競爭力,通過靠前服務、主動服務、優質服務,大力發展加工型企業,推動“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落地經濟”轉變,為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貢獻精河力量。
精河國際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黨組成員、主任賈宏偉說:“2022年,精河已發運貨物180萬噸,已陸續達到目的地,主要以礦產品、糧食為主,貿易額約2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精阿一體化外向型經濟發展圈,為博州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圖片來源:新華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