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龍巍 張植凡 通訊員 周幸 黃子華
2月6日,江門海事局對靠泊江門新會港的越南籍多用途船舶“ATN APOLLO”貨輪開展港口國監督檢查,是2020年以來,江門轄區首次對外國籍船舶實施現場登輪檢查,標志著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正式恢復對外國籍船舶的常態化港口國監督檢查。此前,江門海事對外國籍船舶的港口國監督檢查主要通過遠程檢查的形式開展。
檢查當天,港口國監督檢查員就該輪的船舶證書文書、消防救生設備、防污染設備、應急反應、船員操作等項目進行了詳細檢查。針對船舶存在機器處所艙壁穿孔、滑油油柜未設置速閉閥等嚴重缺陷,港口國監督檢查員依照國際公約對該輪實施了滯留,要求船方按期整改,及時消除船舶航行安全隱患。
據了解,港口國監督檢查是海事部門代表國家行使港口國權利,以確保船舶和人命財產安全、防止海洋污染為宗旨的一種監督與控制。面對新形勢,江門海事局將在嚴格落實港口國監督檢查選船機制,認真做好檢查人員自身感染防護和身體檢測的前提下,有序恢復外國籍船舶登輪檢查工作,著力形成“登輪為主、遠程為輔”的船舶安全精準化監管,有力保護海上安全和海洋環境,助力江門市構建“一帶聯三灣”海洋經濟發展格局。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