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斯溢鈺
“不愧是船長負責制考核一等獎的拖輪,船員個個精神飽滿,船艙處處窗明幾凈!”2月9日,在工作船碼頭現場監督檢查的輪司岸基管理人員,對“甬港拖29”輪船員們豎起了大拇指。這艘拖輪,只是輪司深化“船長負責制”改革的一個縮影。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年度工作會議指出,在要深化國企改革中推進功能重塑、優勢重塑、體制機制重塑。輪司在船舶班組管理機制改革中,積極總結船長負責制落實以來的亮點成效,并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激發拖輪業務板塊發展活力。
“推出這項制度的初衷,是為了提升船長在班組管理中的主動性、責任感,促進拖輪整體運行效率。”輪司船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船長負責制落實情況如數家珍,“2019年,我們選了5艘拖輪做試點,經過2年多的摸索,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去年起,我們就鋪開到28艘拖輪上試點了。”
2022年,寧波港域拖輪作業量超10萬艘次,港口高峰值作業壓力下,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嚴格。輪司聚焦船長負責制深化改革,通過“給權力、給壓力、真激勵”,鼓勵船長擔起責任、積極作為,取得了管理改革的顯著成效。
除了鼓勵試點拖輪爭先競優、開展年度成效評比,輪司更進一步將本船船員的人事否決權、獎金分配權等下放給船長,指導各船建立規范且有特色的內部管理、考核獎懲機制,真正實現船長“權責”相符、按規履責。
船長負責制有效轉變了基層廠隊、職能部室對一線船舶“保姆式服務”的現象,進一步釋放了船舶自主管理能力。以往,船長負責安全駕駛,對設備管理、人員管理介入不深;現在,船長是拖輪明確的第一責任人,一切的安全生產管理教育均由船長牽頭進行,船上其他人員進行必要的支持配合。船長的示范引領,把流動作業的船舶與循環倒班的船員凝聚在一起,班組成員自覺為船舶安全生產盡心出力,船容船貌得到本質提升。
在船長負責制的帶動下,輪司船舶運營水平也取得明顯進展。2022年,該公司船旗國檢查“零缺陷”拖輪7艘次,同比增加4艘次;現場監督檢查“零缺陷”拖輪24艘次, 同比增加13艘次,均為歷年來最好成績。降本增效方面,船員自覺踐行節能減排,單艘次油耗同比下降5%;輪機員技術儲備能力不斷增加,自修項目比例同比增長5%,修理費用大幅降低。
今年,在集團年度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輪司將進一步深化船長負責制,通過搭建交流平臺、開展管理培訓,為船長擴寬工作思路、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細化船長負責制內容,加大“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探索多形式“競爭上崗”“末位淘汰”,促動全員爭先創優;強化單船組織績效考核,充分調動全體船員參與管理積極性。輪司將通過一系列的舉措,致力于推動拖輪船舶從“安全高效管理”向“精益化管理”升級轉型,助力集團更好服務“雙循環”,建設“雙一流”。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