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龍巍 張植凡 通訊員 安宇 徐碧苑 梁饒露
2月7日至10日,廣西海事局聯合南海航保中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開展主題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2023年西江干線第一次聯合巡航。巡航編隊由南寧、貴港、梧州海事局“海巡10459”等12艘海巡船參加。
西江航運干線展現蓬勃生機
7日上午,隨著船笛的一聲鳴響,聯合巡航編隊駛離橫州海事處,一路順流而下。海巡船從南寧橫州海事處出發,一路向東至桂粵交界水域,途經南寧、貴港、梧州三市,巡航范圍涵蓋西江航運干線主要港區、航道、運輸航線,總巡航歷程超420公里。跟隨西江干線巡航視角,西江黃金水道繁忙景象依次展開。
沿江而下,在貴港大嶺江頭渡口,執法人員登上“貴港水響001”船,維護現場渡運秩序,檢查“人車分流”情況。在大藤峽船閘下游臨時錨泊區和長洲水利樞紐壩下錨泊區巡察,錨泊密集區井然有序,執法人員加強船舶密集水域的巡察。在“億噸大港”貴港集裝箱裝卸碼頭,集裝箱作為現代化運輸方式已全面鋪開。巡航在“千帆競發”的船流中,西江航運干線展現“黃金發展”的蓬勃生機。
切實維護黃金水道貨流暢通
巡航船隊領隊、廣西海事局指揮中心負責人呂初興告訴記者:向海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廣西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西江航運干線沿線轄區通航密度大,航運繁忙,水上交通安全監管難度大,廣西海事部門發揮專業優勢,構建三級水上交通動態管控模式,全力推進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有力保障轄區安全,全力保通保障,貴港、梧州海事局有效疏導桂平、大藤峽、長洲水利樞紐待閘船舶,保障西江干線暢通安全。此次西江干線聯合巡航,既是對黃金水道整體情況的一次全面“體檢”,也是對西江干線跨區域水運大通道一體化治理的“查漏補缺”。
巡航途中,海事執法人員充分發揮“電子+現場”聯動巡航執法模式優勢,實施多方位巡查、精準性打擊,重點巡查西江干線橋區、待閘區、船舶錨泊密集區、事故多發水域等區域的通航環境、通航秩序、水域環境等,清除影響通航安全的礙航因素,重點檢查砂石運輸船、危險品運輸船、客渡船等重點船舶。同時,還聯合工信部門執法人員監督檢查了西江干線水上無線電秩序,重點查處船舶法定證照配備不齊、非法占用頻道、不規范使用AIS設備、違反通訊秩序等違法行為。
為了確保巡航工作取得實效,聯合巡航組通過航前會的精心部署,梳理了聯合巡航檢查要點,細化了聯合巡航工作任務分配,明確了各單位、各人員工作職責和任務。巡航結束后,巡航組召開了巡航工作總結會, 總結探討在巡查執法實踐中共同提升水上聯合監管的工作舉措,全面提升廣西西江干線水上交通安全綜合管控能力和流域治理能力。
十年蝶變繪就西江干線高質量發展畫卷
在新時代的非凡十年間,西江航運干線有了巨變,3000噸級航道已實現了“零”突破,達到681.5公里;干線船閘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也由約1億噸增加到2.82億噸,增長近3倍;干線過閘船舶數量增長近1倍,平均核載超過2600噸;集裝箱作為現代化運輸方式已全面鋪開,北部灣港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正式邁入“700萬標箱時代”;長洲壩下航道最小水深由原來的1.7米提升至3.5米,該航段通航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多線多梯級船閘聯合調度走在了全國全列,北斗導航技術也在各船舶將得到深度推廣應用。
如今的西江航運干線,巨輪馳騁、港口繁忙、貨暢其流, “千帆待發”已變為“萬舸爭流”的水運盛況。2022年,廣西海事共保障全區船舶安全進出港 243 萬艘次,貨物吞吐量 6.2億噸,水上運輸旅客量 3289 萬人次。
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廣西海事局局長李雪松表示,下一步,海事部門將在西江干線構建三級水上交通動態管控模式,全力推進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著力構建“多位感知、高效協同、智能處置、優質服務”的現代化、智能化水上交通動態管控新格局。廣西海事局也將繼續強化聯動機制,織密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管控網,全面提升水上執法統籌指揮能力,在常態化巡查檢查的基礎上,不定期開展突擊檢查,打擊各類水上交通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西江黃金水道貨流暢通,發揮好西江航運干線跨區域水運大通道的優勢和作用,發揮合力全力以赴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