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楊柳
2月18日,首屆天津市智慧交通創新成果發布大賽決賽暨成果發布會在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舉辦,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發布的“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工程項目”,天津市智能交通運行監測中心發布的“天津港云緩沖區智能作業調度研究”榮獲一等獎。
此次活動由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主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證和指示,宣傳推廣天津市智慧交通領域優秀創新成果,進一步加強各類創新主體的交流合作。
大賽得到了天津市交通行業企業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共有55家企業報名參賽,經過激烈的初賽評審,選拔出12家企業進入決賽。
參加決賽的12家企業分別從港口碼頭、道路交通控制、無人機道路勘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交通運輸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建設、車路協同、智慧車站、公路網運行監測等領域提出先進的智能解決方案,成果各具特色、實用性與前瞻性較強,凸顯了天津市在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方面的顯著成效。經過激烈角逐,大賽評出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
近年來,天津市交通運輸行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十三五”期間,共取得國家專利授權895項、獲得各級別科技獎項356項、完成各類標準制修訂55項、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個,成立了天津市交通運輸專家委員會、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港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技術支撐機構,累計資助科研項目265項,為天津市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十四五”期,已印發《天津市交通運輸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天津市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修訂《天津市交通運輸科技項目管理辦法》,不斷完善交通運輸地方標準體系,加大智能交通等新興技術領域的標準供給。同時,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依托科研院所、相關高校、重點企業聯合創建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戰略聯盟,打造行業科技創新策源地。
其中,港口領域,深化智慧綠色港口關鍵技術研究,推進港口裝卸、運輸、倉儲等關鍵環節升級改造,形成自動化碼頭改造成套技術;公路領域,開展既有公路設施綠色化改造技術研發和應用,持續推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北斗導航等新技術與公路建管養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此外,經過長期實踐與應用,天津市在智慧交通大數據領域成果豐碩,截至目前,匯聚了54家行業單位數據資源,接入數據種類519類,數據總量超4400億條,覆蓋公路、鐵路、水運、民航、郵政、城市公共交通等9大交通運輸行業,日均3億條速度持續增長,為61個系統24個部門建立數據資源共用機制,跨行業與教育、民政、衛生等部門聯通,跨區域與京冀間共享數據達40類,向市級共享平臺推送數據總計183類。
據介紹,本屆天津市智慧交通創新成果發布大賽決賽的成功舉辦,是推動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成果總結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用深化、推進營商環境優化的創新平臺,為推動交通強國天津方案實施提供支撐。下一步,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多措并舉,以扎實的工作成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賦能交通,以智慧全力推動天津市智能交通高質量發展。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