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陳俊杰 通訊員 李楊
2月23日,記者從浙江自貿試驗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浙江自貿試驗區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新增制度創新成果143項,全國首創36項。
據介紹,去年浙江自貿試驗區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顯著增強。世界最長的原油管道開始供油,中國舟山保稅燃料油價格指數體系基本成型。寧波舟山連續兩年位居國際航運中心城市十強,寧波舟山港首次躍居全國油氣吞吐量第一大港,躋身全球第五大加油港;“義新歐”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到全國前三。
在制度創新方面,2022年,浙江自貿試驗區新增制度創新成果143項,全國首創36項。其中,舟山“海上環衛”工作機制等6個案例被生態環境部復制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片區海事便利化舉措和大宗商品綜合服務平臺獲國際組織的認可推廣。“臨開不查”機制獲亞太地區港口國監督諒解備忘錄組織認可,推廣至21個成員國和地區。
“我們依托浙江區位優勢,全面整合浙江沿海現有雷達、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衛星AIS等設備,打通涉海主管部門數據,大力推進海上智控平臺建設,促進港口整體運行效率提升。”發布會上,浙江海事局副局長王華淵介紹,在助力提升浙江自貿試驗區港口核心競爭力方面,該局也不斷強化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2022年,寧波舟山港主要航道高峰時段通航效率提升33%,減少船舶待港時間7.2萬小時,為航運企業節約燃油成本6017萬美元。
據了解,今年,浙江自貿試驗區將聚焦制度型開放,進一步強化與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全省聯動創新區及各片區之間的聯動發展,推動特色產業提能升級、外貿綜合實力提能升級、企業主體提能升級,著力構建高能級平臺體系。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