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建
淮安位于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素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稱,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都”。近年來,淮安積極搶抓機遇,加快織就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水運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3年新春第一會上,淮安市委市政府強調要加快推進“全國內河航運中心”建設,淮安水運進入了重塑樞紐地位的新階段。
重點項目建設繪出大手表。2023年淮安進一步擴大水運投資,突出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對重大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計劃完成年度投資21.6億元,基本建成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主體工程,續建淮安新港三期工程、淮安港危化品碼頭、黃碼作業區等7個港口項目,開工建設金寶航線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淮陰中天鋼鐵碼頭,力爭開工建設京杭運河淮安四線船閘。同時,加快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鹽河楊莊和朱碼船閘擴容改造前期工作。2023年淮安港航重大建設項目數量、投資總量均創歷史新高,淮安水運建設也從“整體起勢”發展為“突破成勢”,進入了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集裝箱發展再立新目標。內河集裝箱運輸長期以來一直是淮安在全省乃至全國內河航運的亮點,2007年淮安在蘇北運河率先開通集裝箱運輸,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47.3萬標箱,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內河第一。在此基礎上,2023年淮安提出了新的目標“確保完成內河集裝箱50萬標箱,力爭55萬標箱”。新年以來,面對中國經濟內生性復蘇的機遇,淮安港口經濟發展捷報頻傳,1月28日,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淮安—上海”海鐵聯運班列兔年成功首發,滿載40個40尺標箱的“淮安—上海”海鐵聯運班列從淮安港口駛出,開往上海蘆潮港,然后發往世界各地。2月初,鹽城—淮安集裝箱班輪航線開航,淮安至揚州外貿集裝箱精品快線首航。目前,淮安裝箱航線總數達19條,形成了“一核心、兩中轉、三配套”的互聯航線布局,支撐淮安打造以新港作業區為核心,沿淮河、沿運河為腹地的長三角北翼內河集裝箱運輸樞紐。同時,新一輪水運集裝箱發展扶持政策即將落地實施,將進一步促進淮安港內河集裝箱高質量發展。
港航治理能力提升全方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打造“全國內河航運中心”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淮安港航干部職工的的執行力直接關系各項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關系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2023年,淮安港航部門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深入開展“工程建設攻堅年、智慧港航突破年、運行質態提升年、隊伍建設強化年”“四個年”活動,著力夯實港航干部能力“基本功”,打好工作“組合拳”,形成“上下同步、點面結合、相互協同、整體發力”的工作布局,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員工的責任擔當意識,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加快推進“全國內河航運中心”建設。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