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龍巍 張植凡 通訊員 鄭達成 莫衛華
記者從廣西海事局獲悉,為規范廣西北部灣海域通航秩序,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打造“安全、有序、暢通”的海上通航環境,2023 年3 月10日廣西海事局發布2023年第1號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對廣西北部灣沿海船舶航路進行優化調整,即日起實施。
廣西北部灣海域資源緊張、通航環境復雜、船舶通航密度大,2022年沿海商船進出港航次達到10萬艘次,貨物吞吐量完成3.7億噸,船舶碰撞事故易發多發。尤其是隨著近年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向海經濟快速發展,廣西北部灣海域的交通、漁業、風電、石油開采等用海矛盾日益突出,海域通航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廣西沿海船舶公共航路優化調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向海經濟重要指示精神的工作舉措,助力廣西全力以赴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通過航路優化調整,進一步引導理順了北部灣水域的船舶交通流,可減少商船航路與漁業捕撈海域、海上石油開采區域、海上風電區域等的交叉,降低了商漁船碰撞風險,改善了廣西沿海通航環境,提升了港口通行效率,對服務保障海運安全和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具有重要意義。
廣西海事局自2021年就著手啟動廣西沿海主要公共航路優化調整,按照法定程序,在深入分析研判廣西沿海船舶航行習慣、港口發展現狀等基礎上,廣泛征求自治區相關部門、轄區港航企業等意見,經充分研究討論形成“五干線十六支線”的航路總體格局。
其中“五干線”寬3-6海里,是廣西連接全國航路、連通東南亞各國的主要通道,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海上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潿洲島東航路;潿洲島西航路;北海港至海南島西海岸港口航路;瓊州海峽西口至越南港口航路。
“十六支線”寬2-4海里,是沿海各港區連接主航路的具體通道。以改善船舶進出港通航秩序、提升港口通行效率、服務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為主要目的。包括:潿洲島東航路-鐵山港支線;潿洲島東航路-石步嶺港支線;潿洲島東航路-欽州港東航道支線;潿洲島東航路-欽州港西航道支線;潿洲島東航路-三牙航道支線;北海港至海南島西海岸港口航路-鐵山港支線;潿洲島西航路-企沙東航道支線;潿洲島西航路-三牙航道支線;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鐵山港支線;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石步嶺港支線;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欽州港東航道支線;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海南洋浦港支線;北部灣港至東南亞各國航路-三牙航道支線;北海-潿洲航路;防城港、欽州港至越南海防港及以北航路;白龍港至越南海防港及以北航路。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