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
“注意注意,慢一點。”“往左邊來一點,往上提。”“放,放,放”……
4月15日早上8點,寸灘郵輪母港港口工程C登船口,羅俊林準時出現在了停靠在碼頭的履帶吊駕駛車廂里,在同事的指揮下,從離操作平臺近30米高度的地方,吊起了一個近10噸重的圓柱體混凝土試件。
一臺運載車停在碼頭,羅俊林穩穩地將試件放在運載車車廂,工作人員撤掉吊鉤后,又開始進行下一輪操作。
羅俊林是寸灘郵輪母港港口工程現場的一名建設者,今年以來,他和近400名同事一道,每日奮戰在項目現場,搶工期、保進度,全力加速推進項目建設。
寸灘郵輪母港港口工程是市級重大項目,也是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內河流域上規模最大的“貨改客”港口工程。
去年5月,寸灘郵輪母港港口工程正式啟動建設,將創造性地建立垂直升降登離船體系,利用多維度的傳感裝置和智能算法,精準測量長江水文變化情況,使連接郵輪和港口的全封閉式廊橋可自動調節到適宜的登離船高度,解決全年33.4米范圍水位變化的重大難題,打通船和港相連的安全通道,告別以往港口“兩根纜繩、幾塊板子”的場景,給游客帶來“登船如登機”的體驗。
記者來到項目現場,8臺塔吊機一字排開,建筑材料被吊起后運轉到施工區域。塔吊旁,工人們正在垂直升降綜合體上進行盤扣支架搭設,垂直升降綜合體已經完成3層框架體系建設。塔吊下,挖掘機開挖的聲音不絕于耳,渣土車來來回回運送渣土,站在碼頭,都能感受到緊張作業的氛圍。
“樁基礎施工已全面完成,2022年實現了770個樁位的預期建設目標,正在進行碼頭改造施工和垂直升降綜合體上部結構施工作業,碼頭拆除改造工程已經進行了20多天,預計本周末將完成拆除作業施工。”中交二航局寸灘國際郵輪母港港口工程生產副經理陳瑜介紹,碼頭改造工程將建設2個垂直升降綜合體以及4個登船橋結構體,將寸灘港直立式集裝箱碼頭改造升級為4個570客位豪華郵輪泊位,設計通過能力157萬人次/年。
站在碼頭處,陳瑜指向一處正在施工的平臺說,“這是在建的旅客通廊平臺,投用后,旅客通過旅客通廊平臺穿過垂直升降綜合體,步入活動登船橋后根據長江水位自動升降調節,由活動登船橋登上郵輪。”
針對汛期來臨或將影響施工的情形,陳瑜表示,項目方將分析研判汛期趨勢,科學制定施工計劃,確保汛期不影響工期。
在安全生產方面,項目方設置了4名安全生產監督員,每日多次在項目現場對臨電、設備、工人個人安全措施等方面開展巡回檢查,截至目前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據了解,2023年郵輪母港項目將加快啟動“一港一軸一中心兩翼”工程,在持續推進港口工程建設的同時,開工建設郵輪中心TOD和路網兩大工程,啟動中央金軸10萬平米城市公園設計,做好學校、國際社區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其中,寸灘郵輪母港港口工程預計2026年完工。
按照規劃,寸灘國際新城規劃面積約6平方公里,由郵輪母港片區、保稅經濟區、時尚消費區三個片區組成。其中,郵輪母港片區由原來的寸灘貨運物流港區整體轉型、整體打造;保稅經濟區和時尚消費區在現有建成基礎上實施更新提升。
下一步,兩江新區將加快把寸灘國際新城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城市形態展示新高地、對外開放新窗口,讓創新、消費成為引領長遠發展的“雙引擎”,推動寸灘變“金灘”。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