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濰坊市2023年海上風電綜合應急演習在渤海灣南部海域成功舉行。本次演習是渤海灣水域首次海上風電綜合應急演練,也是海上風電防抗海洋災害的一次實戰訓練。
據了解,昌邑市海洋牧場與三峽300MW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是全國首個“風光漁”同場建設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濰坊市首個海上風電場項目。風電場水域受冬季寒潮大風、春夏強對流、夏秋臺風等惡劣天氣影響大,施工從業人員經常性進行臨水登高作業,復雜的海上環境與高危性的水上作業條件相疊加,安全風險高,極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為完善海上風電應急處置預案,暢通船岸聯動渠道,增強海陸救助力量協作能力,提升海上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濰坊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辦本次海上風電綜合應急演習。
本次演習模擬2023年第6號臺風“海寧”即將過境濰坊,對濰坊北部海域海上生產作業帶來巨大安全風險,為保障昌邑三峽海上風電場人員安全,三峽新能源山東昌邑發電有限公司決定將現場運維作業人員40人撤離上岸。在人員撤離過程中,1人因意外摔傷導致無法正常撤離,1艘交通船“運維03”輪在人員撤離過程中與“海星2”輪發生碰撞。“運維03”輪因船舶碰撞導致舵機、舵葉受損嚴重,無法自主航行,船舶碰撞導致燃油發生泄漏,“運維03”輪生活區電器因碰撞造成短路發生火災,“運維03”輪船上12人需緊急救助。演習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海上風電場水域通航環境特點,科學分析海上風險與隱患,設置了海上風電場人員撤離、傷病人員救助、船舶滅火、遇險人員轉移和落水人員搜救、溢油圍控與回收等5個演習科目,演習歷時一小時,各參演力量在濰坊市海上搜救中心的協調指揮下,順利完成演習所有預定項目。
本次演習共有專業救助船、海事執法船、港口拖輪、交通船、溢油應急船、游艇、沖鋒舟等12艘各類船艇、1架專業救助直升機、200余人參加演習。
本次演習驗證了海上風電防臺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檢驗了海上搜救中心的指揮協調能力,完善了多部門、多船舶、“海陸空”協作聯動救援能力,進一步鍛煉了海上風電應急反應隊伍,積累了海上風電船舶防臺的實戰經驗,對保障濰坊北部海域海上風電人命財產安全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