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廣西發布實施了《2023年廣西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實施方案》,明確了綠電交易產生的盈余的資金分配方式,提高綠電交易電價,極大刺激優勢產業用戶積極參與綠電交易。
8月11日,從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廣西西江集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海新能公司”)獲悉,公司7月綠色電力交易成交電量約620萬千瓦時,環比增長28%,創單月交易規模新高。
截止2023年7月底,北部灣港集團下屬陸海新能公司綠電交易累計成交7513萬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7.5萬噸,節約9233.48噸標準煤,實現收入3519萬元。這一成績取得,讓北部灣港集團推動平價新能源入市交易,促進綠電交易常態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雙碳”目標的重要內容,強調要推進綠色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
陸海新能公司作為廣西首批參與綠電交易的企業,緊跟行業動向,持續聚焦“雙碳”目標,通過充分利用自有光伏產業,指定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積極參與綠電交易;運用綠電交易政策,高效組織用戶參與綠電市場,發揮市場激勵作用,以綠電交易促進新能源發展消納。
“我們按照國家推動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等承擔綠色電力消費社會責任相關要求,我們發電企業可以盡快變現綠電的環境價值,增加發電收益,促進新能源發展,助推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陸海新能公司企業管理部負責人陳榮介紹說。
據了解,公司通過全面梳理與綠電交易有關的國家政策、營銷方式、用戶服務等全業務流程,積極摸排客戶“綠電”需求,建立“一戶一檔”工作機制,形成完善的綠電營銷業務流程體系,確保綠電交易組織、實施、結算全環節暢通。
此外,陸海新能還成立了綠電交易專項工作小組,結合光伏在不同時段、不同季節時的實際發電能力,通過完善發電預測會商機制,制定精準靈活的動態電量交易策略,有效避免光伏受自然災害和和設備故障不利因素影響,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實現偏差電量消納和平衡。
“我們制作《一圖讀懂綠電交易》、《綠電政策重點問題“一問一答”》等簡明易懂的宣傳材料,幫助用戶認識綠電交易、參與綠電交易,提升電力用戶綠色用能和消費意識。”陸海新能公司水電事業部劉偉耀表示,積極對接政府能源主管部門、新能源發電企業,開展“綠電”供應交流討論、答疑解惑,為企業搭建與新能源發電、售電企業的合作平臺。
下一步,北部灣港集團將堅持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為引領,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主動靠前,保持現有光伏資源,積極開拓風電等其他綠色能源領域,拓展綠電交易廣度深度,增大綠電交易占比,精準開展綠電政策推廣宣傳,推動擴大綠電交易規模,攜手更多綠電客戶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讓綠色成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