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國務院批復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發改基礎〔2019〕1333號文,以下簡稱《規劃》)。據中港網消息,《規劃》提出,西部陸海新通道要加快運輸通道建設,加強港口分工協作,《規劃》明確了欽州港、防城港港、北海港、海南洋浦港等港口功能定位,到2025年,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000萬、500萬標箱。
在空間布局方面,《規劃》明確的主通道為,建設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三條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規劃》明確重要樞紐為,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重慶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的區位優勢,建設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增強對通道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揮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作用,提升通道出海口功能;核心覆蓋區要求圍繞主通道完善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密切貴陽、南寧、昆明、遵義、柳州等西南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和物流樞紐與主通道的聯系;輻射延展帶強化主通道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規劃》明確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一批重大鐵路、物流樞紐等項目開工建設,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初步建成,廣西北部灣港和海南洋浦港資源整合初見成效,鐵海聯運和多式聯運“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通關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組織水平顯著提升,陸海新通道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撐作用開始顯現。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10萬標箱,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00萬、100萬標箱。
到2025年,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一批重大鐵路項目建成投產,主要公路瓶頸路段全面打通,形成以鐵路為骨干、高等級公路為補充的陸路交通通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部灣深水港基本建成,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地位初步確立,實現與廣東湛江港協同發展;西部地區物流樞紐分工更加明確、設施更加完善,重慶內陸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領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50萬標箱,廣西北部灣港、海南洋浦港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000萬、500萬標箱。
到203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建成,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布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為此,《規劃》要求加快運輸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打造重慶、成都至北部灣出海口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有序建設一批對通道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和通往港口、口岸的地方高速公路項目。
在加強港口分工協作方面,《規劃》要求完善廣西北部灣港功能。提升北部灣港在全國沿海港口布局中的地位,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欽州港重點發展集裝箱運輸,防城港港重點發展大宗散貨和冷鏈集裝箱運輸,北海港重點發展國際郵輪、商貿和清潔型物資運輸。
發揮海南洋浦港作用。推進海南港口資源整合與分工優化,支持洋浦港吸引國內外貨源,發展國際中轉運輸業務,培育成為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創新洋浦港管理體制機制,推進集裝箱、散雜貨板塊公共碼頭資源優化整合,提升港口綜合服務能力。
加強港航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欽州、洋浦等港口建設大型化、專業化、智能化集裝箱泊位,提升集裝箱運輸服務能力;大力推進防城港等港口建設大型化干散貨碼頭,促進干散貨作業向專業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有序推進進港航道疏浚整治,改善通航條件。支持湛江港建設和完善功能,發展大宗散貨和冷鏈運輸,推進大型化、專業化干散貨碼頭建設和進港航道疏浚整治。
在運輸通道建設方面,《規劃》還要求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加強與周邊國家設施聯通。
《規劃》同時還從加強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通道運行與物流效率、促進通道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明確。
其中,在加強物流運輸組織方面,要求優化鐵路班列服務加強與中歐班列、長江航運銜接。另外,織密航運服務網絡。依托洋浦港積極發展國際集裝箱中轉業務,輻射廣西北部灣港和沿海其他港口,組織開行至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主要港口的國際中轉或直達航線,培育至南亞、歐洲、美洲、中東等地區的遠洋航線。依托廣西北部灣港,持續開行至香港、新加坡“天天班”航線,推進常態化和規模化運營,開行至越南沿海港口的直達航線和至洋浦港的海上“穿梭巴士”。研究擴大沿海捎帶和內外貿同船運輸適用范圍,降低貨物物流成本。
西部陸海新通道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腹地,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國家發改委在通知中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批復精神,把《規劃》實施作為深化陸海雙向開放、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加快通道和物流設施建設,提升運輸能力和物流發展質量效率,深化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深度融合,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能分工,將研究制定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在重大項目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