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國際海事組織(IMO)批準了對碳強度指標(CII)、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和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的修訂,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 已將制定一系列“碳排放條款”列為頭等大事。當下,航運減排受重視程度日益提升。
9月26日,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的“航運減排和可持續的未來”新聞發布會上,英國清潔技術公司 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介紹了公司關鍵產品空氣潤滑系統。該系統可有效減少各種海況下船體和水之間的摩擦力,為船舶凈減少5%-10%的燃料消耗和碳排放,適用于所有燃料的航運脫碳解決方案。
空氣潤滑系統(ALS)是一種先進的海上清潔技術,其概念最早出現在19世紀,Siverstream通過反復研究對其進行了完善。Siverstream首席執行官Noah Silberschmidt介紹,空氣潤滑系統通過在船體下方形成一層堅硬的微氣泡“地毯”,它們包圍船體平底后,減少船體和海水之間的摩擦阻力進而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減少燃料油消耗。
加裝空氣潤滑系統門檻如何?是僅能用于新船抑或支持舊船改造?Noah表示,空氣潤滑系統不僅適用于新造船,也可以作為改造方案來解決現役船舶的減排需求,屆時只需在短暫塢修期間進行改裝,系統不會占據船舶很大空間。空氣潤滑系統與所有遠洋船舶類型兼容,適用船型涵蓋油船、干散貨船、汽車滾裝船,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郵輪等。
Noah認為,航運減排這項具備綠色與公益色彩的事業需要船廠、供應公司等多方面共同聚力。他表示,加裝空氣潤滑系統后,以典型船型為例,其投資回收期在 2 ~ 4年之間。
要想實現航運減排可持續發展還離不開持久的創新。Noah介紹,Silverstream設立了專門的創新團隊,重點放在了數據分析上,每日約可獲得1800萬份用于節能減排相關的創新技術研發。
談到中國市場,Noah認為,中國是個航運大國,而Silverstream的空氣潤滑系統在中國新船的市場份額已達50%,此外,公司還在國內設立了地方團隊,發展了相應供應鏈,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密切雙方的關系,共同助力航運業脫碳進程。